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终南捷径

终南捷径

终南,即终南山,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比喻谋取官职或名利的便捷门径。又作“终南径捷”、“南山捷径”。出自唐卢藏用之事迹。卢藏用,字子潜。幽州范阳(今北京市)人。早年曾与兄征明一起隐居终南、少室二山,并游历各处名山。长安中(701-704年)授左拾遗,神龙中(705-707年)为中书舍人。后又历吏部侍郎、黄门侍郎、修文馆学士、尚书右丞等职。玄宗即位,因阿附太平公主被流新州,又改流欢州,后为黔州长史并判都督事。史载,他隐居山中时便有意做官,做官后,隐士司马承祯曾奉旨至长安,皇帝召见毕将还山时,藏用指着终南山对他说:“这里大有好去处。”承祯则慢慢说道:“依我来看,这里不过是当官之捷径。”卢藏用听后十分惭愧。后人遂概括为“终南捷径”。

【出典】:

新唐书》卷123《卢藏用传》4375页:“司马承祯尝召至阙下,将还山,藏用指终南曰:‘此中大有嘉处。’承祯徐曰:‘以仆视之,仕宦之捷径耳。’藏用惭。”

【例句】:

宋·范成大《逍遥楼席上赠张邦达》:“谁怜蛮府清池句,不著南山捷径鞭。” 元·卢挚《蟾宫曲·咸阳怀古》:“见终南捷径休忙,茅宇松窗,俱可栖迟,大好徜徉。” 清·黄鷟来《和困斋喜晤原韵》:“冀北群空谁得取,终南径捷自应开。” 清·丘逢甲《寄怀菽园兼讯兰史》:“得胜名花夸大北,翻新捷径走终南。” 孙中山《三民主义演讲》:“但是大多数党员,都是以加入本党为做官的终南捷径。”


偏正 比喻谋取官职或名利等的便捷门径。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语本《新唐书·卢藏用传》:“唐卢藏用想做官,假为隐居,住在京城长安附近的终南山,后果以高士名被召入仕。”马南邨《燕山夜话·从三到万》:“学习文化知识能不能走~呢?”△贬义。多用于描写以歪门邪道取得便捷门径方面。


【典源】 唐·刘肃《大唐新语》卷十:“卢藏用始隐于终南山中,中宗朝累居要职。有道士司马承祯者,睿宗迎至京,将还。藏用指终南山谓之曰:‘此中大有佳处,何必在远!’承祯徐答曰:‘以仆所观,乃仕宦捷径耳。’藏用有惭色。”

【今译】 唐代卢藏用考取进士后,隐居在长安附近的终南山,以期得到朝廷征用。中宗时他果然得官,累居要职,时人称之为“随驾隐士”。有道士司马承祯,睿宗曾召他入京,承祯返回时,卢藏用指着终南山对他说:“此山之中大有佳处,何必到远地去!‘承祯从容不迫地回答:“以我看来,那不过是入仕做官的捷径而已。”卢藏用听了面有愧色。

【释义】 后以此典指假称隐逸而求仕宦的行为; 或借指谋取官职、名利的途径。

【典形】捷径走终南、南山捷径、仕羞捷径、终南、终南捷径、终南径捷。

【示例】

〔捷径走终南〕 清·丘逢甲《寄怀菽园兼讯兰史》:“得胜名花夸大北,翻新捷径走终南。”

〔南山捷径〕 宋·范成大《逍遥楼席上赠张邦达》:“谁怜蛮府清池句,不著南山捷径鞭。”

〔仕羞捷径〕 宋·陆游《夏雨叹》:“仕羞捷径耕不力,自取囊空欲谁责?”

〔终南捷径〕 元·卢挚《蟾宫曲·咸阳怀古》:“见终南捷径休忙,茅宇松窗,俱可栖迟,大好徜徉。”

〔终南径捷〕 清·黄鷟来《和困斋喜晤原韵》:“冀北群空谁得取,终南径捷自应开。”


【词语终南捷径】  成语:终南捷径汉语词典:终南捷径

猜你喜欢

  • 哭黄垆

    源见“黄公酒垆”。痛悼亡友。黄人《哭黄摩西先生即题其遗稿》诗:“此后金昌亭子下,那堪斜日哭黄垆。”

  • 坐箦床

    《后汉书.袁术传》:“於是资实空尽,不能自立。……复走还寿春,六月,至江亭,坐箦(zé竹席)床而叹曰:袁术乃是是乎!因愤慨结病,欧(呕)血死。”袁术被吕布、曹操战败,去?山投奔部将雷薄、陈兰,遭到拒绝

  • 一成一旅

    《左传.哀公元年》:“(少康)有田一成,有众一旅,能布其德,而兆其谋,以收夏众,抚其官职。使女艾谍浇,使季杼诱豷。遂灭过、戈,复禹之绩,祀夏配天,不失旧物。”成,方十里为一成;旅,五百人。夏朝时候,浇

  • 飨爰居

    源见“鲁禽情”。喻高士不耐世俗烦嚣。南朝 梁江淹《嵇中散言志》诗:“《咸池》飨爰居,钟鼓或愁辛。”

  • 和光

    同“和光同尘”。《后汉书.王允传》:“公与董太师并位俱封,而独崇高节,岂和光之道邪?”【词语和光】   汉语大词典:和光

  • 素车白马

    指刘邦率军西进,打败秦军,秦王子婴乘素车驾白马投降。后以此典作为投降者所用的车马;又衍为丧服。汉元年(前206年),刘邦的军队先于各路诸侯到达霸上(今陕西西安市东)。秦王子婴乘素车驾白马,脖子上系着绳

  • 庚癸之呼

    源见“呼庚癸”。谓请求接济粮食。唐柳宗元《安南都护张公志》:“储偫委积,师旅无庚癸之呼。”其他 原为军中乞粮的隐语,后泛指向人求援借贷。语本《左传·哀公十三年》:“吴申叔仪乞粮于公孙有山氏……对曰:‘

  • 浮虎

    同“渡虎”。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灵应寺》:“牧民之官,浮虎慕其清尘;执法之吏,埋轮谢其梗直。”【词语浮虎】   汉语大词典:浮虎

  • 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玉帛:古代举行礼仪时使用的玉器、丝帛等礼器。 所谓礼仪,难道仅是指玉帛之类的礼器而说的吗?所谓音乐,难道仅是指钟鼓之类的乐器而说的吗? 意谓礼仪的本质在于制定名分,确立尊卑,而不在于玉帛等形式,音

  • 十九人

    源见“毛遂自荐”。指庸碌之辈。唐 高拯《及第后赠试官》诗:“公子求贤未识真,欲将毛遂比常伦。当时不及三千客,今日何如十九人?”【词语十九人】   汉语大词典:十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