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罪合万死

罪合万死

罪行严重到该判一万次死刑,形容罪大恶极。本北魏房伯玉的自责之词。房伯玉,字不载,清河(今河北故城)人,曾被弟叔玉株连迁徙北方,后叛,作了萧鸾的南阳太守。高祖南伐,令人向伯玉宣诏道:“天无二日,土无二主。此小城岂足抗王威,封侯胙(zuò,古代祭祀时供的肉)土,就在俯仰之间。”伯玉用“君臣之道,不敢听命”的言词婉拒。高祖又派人道:“不能对前君建忠,却为逆竖持节,是你的罪过之一;伤我部伍,你的罪过之二;今不顺王命,不自缚请罪,你的罪过之三。朕多则一年,中则百日,少则三旬,必克;彼时你悔之无及。”伯玉答道:“此是边戍常事,陛下不得垂责。”后高祖破城,伯玉自缚而降,高祖说:“你的罪,理应不赦。”伯玉说:“臣家百口都在南方,以至抗拒王命,罪该万死。然愿向陛下乞活命。”高祖拒绝道:“人知机得福,反之受祸。若准你投降,什么人才有罪呢!”然终因爱将房思安频频为他涕泣着求情,宽恕了他。亦作罪该万死。

【出典】:

魏书》卷43《房伯玉传》973、974页:“及克宛,伯玉面缚而降。高祖引见伯玉并其参佐二百人,诏伯玉曰:‘朕承天驭宇,方欲清一寰域,卿蕞(zuì最,很小的样子)尔小戍,敢拒六师,卿之愆(qiān千,罪过)罪,理在不赦。’伯玉对曰:‘臣既小人,备荷驱使,缘百口在南,致拒皇略,罪合万死。’高祖曰:‘凡立忠抱节,皆应有所至。若奉逆君,守迷节,古人所不为。卿何得事逆贼萧鸾,自贻(yí疑,遗留)伊谴!’伯玉对曰:‘臣愚痴晚悟,罪合万斩,今遭陛下,愿乞生命。’高祖曰:‘凡人惟有两途:知机获福,背机受祸。劳我王师,弥历岁月,如此为降,何人有罪!且朕前遣舍人公孙延景城西共卿语云:“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卿答云:“在此不在彼。”天道攸远,变化无方,卿宁知今日在此不在彼乎?’伯玉乞命而已,更无所言。高祖以思安频为伯玉泣请,故特宥(yòu佑,饶恕)之。”

【例句】:

明·施耐庵《水浒传》97回:“孙安纳头便拜道:‘孙某抗拒大兵,罪该万死。’”


【词语罪合万死】  成语:罪合万死

猜你喜欢

  • 妆台玉镜

    源见“镜台自献”。指订婚聘礼。明张四维《双烈记.就婚》:“谁道有妆台玉镜,孔雀金屏,始见嫦娥面。”

  • 读霓

    源见“雌霓之诵”。谓知晓音韵。唐黄滔《侯博士圭启》:“伏惟博士曲降恩知,俯回奖录,不置盖瓯之地,爰兴读霓之言。”【词语读霓】   汉语大词典:读霓

  • 牵彩线

    同“牵丝”。清蒲松龄《为安方猷与孙惠公启》:“应于金貂珥叶,牵彩线以乘龙;宜向银屋红泥,望锦屏而射雀。”

  • 桓温柳

    同“桓公柳”。柳亚子《阳九行一首》:“下士书空殷浩笺,枭雄顾盼桓温柳。”

  • 西狩涕孔丘

    源见“绝麟”。哀叹世道衰微。晋刘琨《重赠卢谌》诗:“谁云圣达节,知命故不忧。宣尼悲获麟,西狩涕孔丘。”

  • 商周

    《左传.桓公十一年》:“师克在和,不在众。商周之不敌,君之所闻也。”后因以“商周”谓难于匹敌的两方。南朝 梁钟嵘《诗品》卷下:“惠休淫靡,情过其才,世遂匹之鲍照,恐商周矣。”【词语商周】   汉语大词

  • 小桥流水人家

    形容乡村居户的清幽宁静的风貌。语出唐.韦元旦《雪梅》:“古木寒鸦山色,小桥流水人家。昨夜前村弥雪,阳春又到梅花。”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

  • 写鹅经

    源见“换鹅书”。雅称练习书法。宋赵彦端《鹧鸪天.为韩漕无咎寿》词:“挥羽扇,写鹅经,使星何似老人星?”

  • 击水游

    源见“鲲鹏展翅”。指高飞远举,大展宏图。明高启《登海昌城楼望海》诗:“安得击水游,图南附鹏翼。”

  • 七夕

    源见“乌鹊填桥”。指民间传说七夕牛郎 织女相会事。常以喻分隔两地的夫妇或相恋男女相会之时。唐杜甫《牵牛织女》诗:“牵牛在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明谢谠《四喜记.巧夕宫筵》:“时当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