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自郐无讥

自郐无讥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 公子札〕请观于乐,使工为之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犹未也,然勤而不怨矣。’为之歌《邶》、《鄘》、《卫》,曰:‘美哉渊乎!忧而不困者也。’……自《郐》以下无讥焉。”杜预注:“《郐》第十三,《曹》第十四。言季子闻此二国歌,不复讥论之,以其微也。”后因以“自郐无讥”表示自此以下的不值得评论。郐,今本《诗经》作“桧”。宋张孝祥《丑奴儿》词:“无双谁似黄郎子,自郐无讥,月满星稀,想见歌场夜打围。”


见“自郐以下”。


【典源】《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公子札来聘,……请观于周乐。使工为之歌《周南》、《召南》,曰: 美哉! 始基之矣,犹未也,然勤而不怨矣。’为之歌《邺》、《鄘》、《卫》,曰:‘美哉,渊乎! 忧而不困者也。吾闻卫康叔、武公之德如是,是其《卫风》乎?’为之歌《王》,曰:‘美哉! 思而不惧,其周之东乎?’……为之歌《陈》,曰:‘国无主,其能久乎?’自《郐》以下无讥焉。”《史记·吴太伯世家》亦载。

【今译】 春秋时吴国的公子季札出使鲁国,鲁人请他欣赏周代各国的乐曲。让乐工为他歌《周南》、《召南》,他听了评论说:“美啊! 刚开始创立基业,还未近善,不过已是勤劳而不怨怒的了。”又为他歌《邺》、《鄘》、《卫》,他说:“美啊,真宏大啊! 虽有忧患但并不困窘,我听说卫康叔、武公的德行如此,这是《卫风》吧?”又为他歌《王》,他说:“美啊! 思虑而不惧怕,这是周东边的乐曲吧?”后来一直歌唱到《陈》,他听了说:“国无君主,怎么能长久呢?”自郐国的歌曲往下,因为国小地微,他就不再评论了。

【释义】 后以此典表示以下的不值一提; 也用以形容欣赏乐曲。

【典形】 耻言郐、季札观辞、季札聆音、聘鲁请观、无讥自郐、延陵观乐、延陵听乐、自郐、自郐无讥、自郐以下、季札重来、季子观乐、不逢季札、季札听、延陵试观、延子聆音。

【示例】

〔耻言郐〕 宋·王安石《寄曾子固》:“延陵古君子,议乐耻言郐。”

〔季札观辞〕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乐府》:“故知季札观辞,不直听声而已。”

〔季札聆音〕 唐·元稹《萧韶九成赋》:“故季札聆音而感深,宣尼忘味于耳盈。”

〔聘鲁请观〕 北周·庾信《贺新乐表》:“聘鲁请观,理当见其盛德; 适齐忘味,定是知其尽美。”

〔无讥自郐〕 清·席镐《表弟吴习之赠闽兰数种》:“俯视世俗文,无讥等自郐。”

〔延陵听乐〕 唐·卢照邻《乐府杂诗序》:“延陵听乐,知列国之典彝。”

〔自郐〕 宋·陆游《示子遹》:“元白才倚门,温李真自郐。”

〔自郐无讥〕 宋·张孝祥《丑奴儿》:“无双谁似黄郎子,自郐无讥。月满星稀,想见歌场夜打围。”

〔自郐以下〕 清·徐夔《移居赠永夫》:“自郐以下皆无讥,儿子纷纷鄙纨绔。”


【词语自郐无讥】  成语:自郐无讥汉语词典:自郐无讥

猜你喜欢

  • 放牛归马

    同“归马放牛”。谓战争止息不再用兵。清侯方域《赠季弟序》:“往吾祖父遭明代盛时,二百年之间,放牛归马,天下习之,士非登甲科不贵。”清王摅《西征荡平歌》:“放牛归马自治始,闾阎击壤同康衢。”并列 比喻不

  • 勤能补拙

    宋邵雍《弄笔吟》:“弄假成真终是假,将勤补拙总输勤。”后以“勤能补拙”谓勤奋能弥补笨拙。理由《高山与平原》:“勤能补拙,熟能生巧。”主谓 勤奋地学习或工作能够弥补天分上的笨拙。语本唐·白居易《自郡斋,

  • 鲁殿灵光

    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序》:“鲁灵光殿者,盖景帝程姬之子恭王余之所立也。初恭王始都下国,好治宫室。遂因鲁僖基兆而营焉。遭汉中微,盗贼奔突,自西京未央、建章之殿,皆见隳坏,而灵光岿然独存。……”鲁灵光

  • 滕王风

    源见“风送滕王阁”。喻时至运来。明瞿式耜《再次方密之见投原韵》:“一壑几时容稳卧,滕王风便或非辽。”

  •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绿色的荷叶才露出尖角,蜻蜓早已飞立在上头。 形容初夏荷塘景色。语出宋.杨万里《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周代《晚晴小集.故乡的荷花》:“入夏不久,荷

  • 青牛游

    源见“紫气东来”。指隐遁或出游。唐骆宾王《秋日饯陆道士陈文林》诗:“青牛游华岳,赤马走吴宫。”

  • 不可胜数

    形容难以用数目计算。墨子认为,攻战所以应该进行批判,其中原因之一是一年四季都不宜进行战争。冬天则过于寒冷,夏天又过于暑热,这是冬夏都不应该进行战争的原因啊!春天则影响百姓进行耕种,秋天则又使人民不能收

  • 音无肉味

    源见“闻韶忘味”。形容音乐的高妙感人。清赵翼《次韵酬袁子才见寄之作》:“技有鼻伤非郢斫,音无肉味是虞《韶》。”

  • 潜龙勿用

    潜:藏匿。 蛟龙隐伏,不能施展才用。 比喻贤者隐居不仕。语出《易.乾》:“初九,潜龙勿用。”孔颖达疏:“小人道盛,圣人虽有龙德,于此时唯宜潜藏,勿可施用。”北周.王褒《太傅燕文公于谨碑铭》:“函崤

  • 蝶为周

    同“蝶化庄生”。清赵翼《新霁同杏川诸人散步》诗:“声在树间禽姓杜,香寻花底蝶为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