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中圣人”。宋梁栋《赠嘉兴徐同年》诗:“万事不醒中酒圣,一贫无奈讼钱神。”
源见“折鼎覆?”。比喻不胜重任,败坏公事。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九:“或纯任权术,或曲谨小廉,依恃宽大,自命相贤,恐鼎折覆?之饥不待终日矣,可不危与?”
《汉书.赵充国传》:“治湟陿中道桥,令可至鲜水,以制西域,信威千里,从枕席上过师。”颜师古注引郑氏曰:“桥成军行安易,若于枕席上过也。”后因以“枕席过师”形容行军道路极其平坦安稳。清魏源《城守篇.制胜
《史记.大宛列传》:“昆仑其高二千五百余里,日月所相避隐为光明也。其上有醴泉、瑶池。”《穆天子传》卷三:“乙丑,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后因以“瑶池”指仙境。唐太宗《帝京篇》诗序:“忠良可接,何必海
源见“箪瓢陋巷”。谓安贫乐道。唐戴叔伦《赠康老人洽》诗:“多识故侯悲宿草,曾看流水没桑田。百人会中一身在,被褐饮瓢终不改。”【词语饮瓢】 汉语大词典:饮瓢
同“当阳武库”。清王夫之《为晋宁诸子说春秋》诗之一:“腹借征南库,灯邀汉寿光。”
源见“鲁酒薄而邯郸围”。谓世事牵连,祸患难防。宋沈瀛《减字木兰花》词:“邯郸 鲁酒,却笑行人陵柏寿。”
同“将军辞第”。唐李瀚《蒙求》:“卫青拜幕,去病辞第。”主谓 霍去病辞谢为他建府第。语本《汉书·霍去病传》:“上治第,令观之。对曰:‘匈奴不灭,无以家为也。’”△褒义。用于比喻先公后私的行为。【词语去
同“沐猴而冠”。清黄遵宪《己亥续怀人诗》之五:“优孟衣冠笑沐猴,武灵胡服众人咻。”孙原湘《题仲瞿祭霸王墓诗后》诗:“时来雉亦烹功狗,莫讶韩生笑沐猴。”【词语沐猴】 汉语大词典:沐猴
同“宓子弹琴”。唐 耿?《晚秋东游寄猗氏第五明府解县韩明府》诗:“灞涘袁安履,汾南宓贱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