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草木识威名

草木识威名

旧唐书.张万福传》:“唐德宗曰:‘朕以为江淮草木亦知卿威名。’”

草木无情之物,都能知、能识,极写名震中外。后以喻功业威名震四海之典。

宋.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乃翁知国如知兵,塞垣草木识威名。”这诗中的“乃翁”是指范德孺父范仲淹,他在主陕(陕西经略安抚副使)期间,功业卓著,威德著闻,夷夏耸服,属户蕃部率称谓‘龙图老子’。又称他为‘小范老子腹中有数万甲兵’。故以此典对他杰出的军事才能,威震塞外颂扬。


猜你喜欢

  • 三献荆山

    同“三献玉”。荆山,代指荆山之玉。宋陈师道《何复教授以事待理》诗:“三献荆山时未识,一鸣齐鸟众方惊。”

  • 橘中仙

    同“橘中叟”。清袁枚《杂诗八首》之八:“此时橘中仙,当日民之爹。”

  • 搏虎

    源见“冯妇”。比喻同强敌作英勇斗争。柳亚子《有怀章太炎邹威丹两先生狱中》诗:“泣麟悲凤佯狂客,搏虎屠龙革命军。”【词语搏虎】   汉语大词典:搏虎

  • 巧为奏

    《汉书.王莽传》:“张疎(字伯松)因为嘉作奏,请灭安众侯刘崇。於是莽大说。乃封嘉为师礼侯,嘉子七人皆赐爵关内侯。又封疎为淑德侯。长安为之语曰:‘欲求封,过张伯松;力战斗,不如巧为奏。’”王莽夺权后,张

  • 翕翕訾訾

    翕( ㄒㄧˋ xì )翕:巧言附和貌。一作“潝潝”。訾( ㄘ cī )訾:亦作“訿訿”。诋毁,诽谤。 旧指小人互相勾结而诋毁君子。语出《诗.小雅.小旻》:“潝潝訿訿,亦孔之哀。”《尔雅.释训》:

  • 黄池会

    《春秋.哀公十三年》:“公会晋侯及关子于黄池。”晋.杜预注:“陈留封丘县南有黄亭,近济水。夫差欲霸中国,尊天子,自去其僭号而称子,以告令诸侯,故史承而书之。”《史记》卷三十一《吴太伯世家》:“(吴王夫

  • 荐藻

    《左传.隐公三年》:“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苹蘩蕰藻之菜,筐筥锜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古人重心“诚”,《左传》中说:人有诚心,虽涧溪中之藻类,亦可荐于鬼神。后遂用为咏心诚敬

  • 鸡犬云中

    同“鸡犬升天”。清董元恺《满江红.谈沧儒属题挥锄居》词:“鸡犬云中,曾栖息,匡君岩腹。”

  • 班超笔

    源见“投笔从戎”。指文书琐事。唐殷尧藩《九日》诗:“万里飘零十二秋,不堪今倚夕阳楼。壮怀空掷班超笔,久客谁怜季子裘?”

  • 哭征西

    《后汉书.耿秉传》:“肃宗即位,拜秉征西将军。”“建初元年,拜度辽将军。视事七年,匈奴怀其恩信。……章和二年,复拜征西将军,副车骑将军窦宪击北匈奴,大破之。”“永元二年,代桓虞为光禄勋。明年夏卒,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