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挑逗。招:招引。 眉眼挑逗,心神招引,不管对方是老是少。 形容不正经的妇女勾引男人。语出《史记.货殖列传》:“今夫赵女郑姬,设形容,楔鸣琴,揄长袂,蹑利屣,目挑心招,不择老少者,奔富厚也。”清
源见“荆钗布裙”。指贫家女子的服饰。元本高明《琵琶记.五娘剪发卖发》:“裙布钗荆今已竭,萱花椿树连摧折。”见“荆钗布裙”。【词语裙布钗荆】 成语:裙布钗荆汉语大词典:裙布钗荆
见“强不凌弱,众不暴寡”。《礼记·祭义》:“~,而弟(tì)达乎州巷矣。”弟,同“悌”。【词语强不犯弱,众不暴寡】 成语:强不犯弱,众不暴寡汉语大词典:强不犯弱,众不暴寡
《吕氏春秋.爱士》载:春秋时,秦穆公出游,其右骖亡失,穆公自往求之,见人已杀其马,方共食,穆公不罪食马人,而赐其酒,以佐食。后秦 晋战于韩原,晋军围穆公乘,食马者三百余人奋力救之,遂破晋军,虏晋惠公。
《三国志.周瑜传》:“策欲取荆州,以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从攻皖,拔之。时得桥公(即乔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二乔”即指三国 吴 乔公二女大乔、小乔。亦用以泛指两姐妹。唐杜牧《
元.关汉卿《调风月》第三折:“终身无,簸箕星,指云中,雁作羹。”“指雁为羹”,是指用天上的大雁去做羹汤,相去遥远,不切实际。用以比喻用不切实际的想法自慰。《雍熙乐府.醉花阴.赶苏卿套》:“当初指雁为羹
《晋书.吴隐之传》:“寻拜度支尚书、太常,以竹篷为屏风,坐无毡席。”晋.吴隐之字处默,鄄城人,虽身居高官,却坚守清操,极为清廉简朴,常用竹篷当屏风,坐下常无毡席。后用为咏廉吏贫素之典。唐.杜甫《戏简郑
同“袭冶承弓”。宋楼钥《送张子宓分教澧阳》诗:“君家世为儒,青箱袭箕裘。”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原意是说,自己在醉翁亭虽然也与客饮酒,但意兴并不在酒,而在陶醉于欣赏山水风光的乐趣之中。后因用以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别有用心。《民国通俗
源见“雀角鼠牙”。指讼事。明陈汝元《金莲记.就逮》:“只因饶舌,遭此断肠,谢卿唱叠《骊驹》,恨我灾成鼠雀。”【词语鼠雀】 汉语大词典:鼠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