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螳螂向蝉

螳螂向蝉

后汉书.蔡邕传》:“初,邕在陈留也,其邻人有以酒食召邕者,比往而酒以(通已)酣焉。客有弹琴于屏,邕至门试潜听之,曰:‘憘(叹声)!以乐召我而有杀心,何也?’遂反(同返)。将命者告主人曰:‘蔡君向(刚才)来,至门而去。’邕素为邦乡所宗,主人遽自追而问其故,邕具以告,莫不怃(怪也)然。弹琴者曰:‘我向鼓弦,见螳螂方向鸣蝉,蝉将去而未飞,螳螂为之一前一却。吾心耸然,惟恐螳螂之失之也,此岂为杀心而形于声者乎?’邕莞然(笑的样子)而笑曰:‘此足以当之矣。’”

艺文类聚》卷四十四引华峤《后汉书》亦载此事,可参阅。

东汉.蔡邕通晓音律。他在陈留时,有一天邻人请他去吃酒。当走到邻家门外时,听到里面有人正弹琴。从琴声里,他听出内隐“杀心”,便产生疑虑,回到家中。主人见客久不赴约,便去请蔡中郎,并问缘由。蔡说明后,大家都觉得很奇怪。弹琴人知道了,便告诉蔡说,当我弹琴时,正看见一只螳螂将捕向鸣蝉,因怕螳螂有失,故有“杀心”从琴韵中流露出来。因为误会了,蔡于是释然,一笑了之。

“螳螂向蝉”用以比喻专设心机达到某种目的;也用以暗指因误会而产生的虚惊。


猜你喜欢

  • 抟鹏

    源见“鲲鹏展翅”。盘旋飞翔在高空的鹏鸟。喻有雄心壮志的人。唐骆宾王《上李少常启》:“栖榆弱羽,徒仰抟鹏之高。”唐许浑《姑熟官舍寄汝洛友人》诗:“安知北溟水,终日送抟鹏。”【词语抟鹏】   汉语大词典:

  • 奥灶

    源见“媚灶”。喻当道贵宠。明谢肇淛《五杂俎.天部一》:“圣人举天以敌奥灶。”【词语奥灶】   汉语大词典:奥灶

  • 勒燕山石

    同“勒铭燕然”。唐崔融《塞垣行》诗:“岂要黄河誓,须勒燕山石。”

  • 剡水归

    同“剡曲兴尽”。宋 邹洁《郑秀老归维扬》诗:“情投岂比钟山出,兴尽还同剡水归。”

  • 燕颔虎头

    源见“封侯万里”。能立功封侯者的相貌。《花月痕》四二回:“总兵燕颔虎头,后来功名鼎盛。”见“燕颔虬须”。《花月痕》42回:“总兵~,后来功名鼎盛,如何会死?”【典源】 《东观汉记·班超》:“(班)超行

  • 宫女题

    源见“红叶题诗”。借指落叶。清尤侗《和金孝章落叶诗》:“宫女题留一片在,山童拾得半肩归。”

  • 鸿门开宴

    《史记.项羽本纪》:“当是时(公元前206年),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公元前

  • 重瞳

    《史记.项羽本纪》:“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南史.沈约传》:“沈约左目重瞳,腰有紫痣。”重瞳,是说一目有双瞳孔。后因用为异人天相之

  • 致远恐泥

    致远:到达远方。比喻委以重任。泥( ㄋㄧˋ nì ):阻滞拘泥。 实现远大目标,恐怕会有妨碍。 意谓难以成为大器。语出《论语.子张》:“虽小道,必有可观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后比喻小技

  • 黄帝登仙

    源见“乘龙出鼎湖”。指黄帝仙去。三国 魏阮籍《清思赋》:“昔黄帝登仙于荆山之上,振《咸池》于南岳之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