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山阳笛”。喻指才德之士被忌杀。柳亚子《沁园春.次韵和毛主席咏雪之作》词:“邻笛山阳,伯仁由我,拔剑难平块垒高。”
唐.苏鹗《杜阳杂编》:“宝历二年,浙东贡舞女二人,曰飞鸾、轻风。帝琢玉芙蓉为歌舞台,每歌舞一曲,如鸾凤之音,百鸟莫不翔集。歌罢,令内人藏之金屋宝帐。宫中语曰:宝帐香重重,一双红芙蓉。”“红芙蓉”之事反
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八:“松树不见根,喻君子在野;杂树,喻小人峥嵘之意。”原指画法,画松树不要画显露的树根,以喻不在朝为官的君子。后用以借喻学识渊博根柢深厚之人。
源见“弹冠相庆”。又《楚辞.渔父》:“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喻将欲出仕。《后汉书.李固传》:“是以岩穴幽人,智术之士,弹冠振衣,乐欲为用,四海欣然,归服圣德。”并列 弹去帽子、衣服上的灰尘。后
同“馀粮栖亩”。清赵翼《夜归》诗:“栖亩馀粮收未尽,欢声满路说丰年。”
见〔心去最难留〕。【词语心去意难留】 成语:心去意难留
同“卖药藏名”。唐皇甫冉《卖药人处得南阳朱山人书》诗:“卖药何为者,逃名市井居。”
晋.干宝《搜神记》卷二十:“临川东兴,有人入山,得猿子,便将归。猿母自后逐至家。此人缚猿子于庭中树上,以示之。其母便搏(拍,打)颊向人,欲乞哀状,直谓(只是)口不能言耳。此人既不能放,竟击杀之。猿母悲
《山海经.海外西经》:“大乐之野,夏后启于此儛九代;乘两龙,云盖三层。左手操翳,右手操环,佩玉璜。”夏后启是大禹的儿子,神话传说他承禹位,不恤国事,惟以酒食声色自娱,复窃天乐助兴,致遭亡国惨祸。说他乘
王:指周文王。赫斯:赫然,发怒的样子。 原谓文王勃然大怒。 后泛指帝王发怒。语出《诗.大雅.皇矣》:“王赫斯怒,爰整其旅。”晋.陆机《愍怀太子诔》:“王赫斯怒,天诛靡逋,搀枪叱扫,元凶服辜。”《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