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负薪之疾

负薪之疾

礼记.曲礼上》:“君使士射,不能,则辞以疾,言曰:‘某有负薪之忧。’”《孟子.公孙丑下》:“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后遂以“负薪之疾”为士自称疾病之词。宋张孝祥《王枢密》:“属有负薪之疾。”


见“负薪之忧”。宋·张孝祥《王枢密》:“属有~,未修敛版之恭,敢彻书函,冒于齐斧。”


【典源】 《礼记·曲礼下》:“君使士射,不能,则辞以疾。言曰:‘某有负薪之忧。’”唐孔颖达疏:“言曰某有负薪之忧者,此称疾之辞也。某,士名也;负,担也; 薪,樵也,大樵曰薪。……忧,劳也。言己有担樵之余劳,不堪射也。”

【今译】《礼记》讲,当国君令士射箭时,如果士不能,就以自己有病而推辞,委婉地说,“我有负薪之忧。”

【释义】后以此典借指人患病。

【典形】 采薪之忧、负薪、负薪苦、负薪之疾。

【示例】

〔采薪之忧〕 元·揭傒斯《龚先生碑》:“大父耄老,家君适有采薪之忧,幸少贷,当代输。”

〔负薪〕 魏·阮籍《辞蒋大尉辟命奏记》:“负薪疲病,足力不强,补吏之召,非所克堪。”

〔负薪苦〕 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已免负薪苦,仍游椒兰室。

〔负薪之疾〕 宋·张孝祥《病愈答愿供佛道场疏》:“属有负薪之疾,愿荐伊蒲之羞。”


【词语负薪之疾】  成语:负薪之疾

猜你喜欢

  • 节旄尽落

    节:符节,古代使者所持以作凭证。旄(máo毛):古时旗杆头上用旄牛尾作的装饰。汉武帝天汉元年(前100年),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无理扣留。匈奴单于派人多方威胁诱降,都被苏武严辞拒绝。匈奴把他押到北海(

  • 养虎贻患

    同“养虎自遗患”。明 张居正《答宣大巡抚计处黄把二虏》:“此所谓引贼入家,养虎贻患,是何等计策乎?”孔厥《新儿女英雄续传》第七章:“与其养虎贻患,还不如——算了!”见“养虎遗患”。《野叟曝言》84回:

  • 人莫予毒

    原作“莫予毒也”。意谓再也没有人危害我了,比喻没有人能和自己抗衡。公元前632年,晋楚两国为争夺霸主而发生了著名的城濮之战。楚方统帅是令尹成得臣(字子玉)。他虽然剽悍善战,但由于中了晋方埋伏,在这次战

  • 常棣之华

    《诗经.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全诗八章,是写兄弟友爱的。相传周公悲伤管叔、蔡叔不和,疏远了兄弟之情,召公为此作《常棣》之歌。旧说以为周公宴饮兄弟之歌。常棣又作棠棣,

  • 练服鸣俭

    《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明德马皇后讳某(注:讳某,指史失其名),伏波将军援之小女也。……既正位宫闱,愈自谦肃。……常衣大练,裙不加缘。朔望诸姬主朝请(朝请,即朝见皇帝,原指诸侯朝见,后常泛指,春见

  • 双鱼尺素

    同“双鱼素书”。宋刘一止《西河》词:“念凄断,谁与寄?双鱼尺素难委。”

  • 泰来否极

    源见“泰否”。谓事物发展到极端,就会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坏事会变成好事。唐白居易《遣怀》诗:“乐往必悲生,泰来犹否极。”并列 “泰”、“否”皆《周易》卦名。泰吉否凶。谓事物发展到极端,就会转向相反的方

  • 负薪

    东汉.班固撰《汉书.朱买臣传》:“朱买臣字翁子,吴人也。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常艾(音yì,同刈,是割斫的意思)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读。”“负薪”一词,原出《礼记.曲礼下》:“君使士射,不能

  • 人人自以为得大将

    各人都认为自己会被任命为大将。 形容人们自我估价很高。语出《史记.淮阴侯列传》:“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

  • 摧枯折腐

    同“摧枯拉朽”。喻极容易办到。《后汉书.耿弇传》:“归发突骑,以辚乌合之众,如摧枯折腐耳。”见“摧枯拉朽”。《后汉书·耿弇传》:“我至长安,与国家陈渔阳、上谷兵马之用,还出太原、代郡,反覆数十日,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