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身躯、四肢、毛发、皮肤这些从父母那里继承下来的东西,不敢随便毁伤。 古人认为这是子女所应遵循的孝道。语出《孝经.开宗明义章》:“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邢昺疏:“身谓躬也,体谓肢也,发谓毛发,肤谓皮肤。”唐.程邈《请禁割股疏》:“臣闻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所以乐正子春下堂伤足,三月不出而有忧色。”明.高则诚《琵琶记.几言谏父》:“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岂可陷亲于不义?此事决然不可。”鲁迅《华盖集.北京通信》:“中国古来,一向是最注重于生存的,什么‘知命者不立于岩墙之下’咧,什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咧,竟有父母愿意儿子吸鸦片的,一吸,他就不至于到外面去,有倾家荡产之虞了。”郁达夫《沉沦.四》:“他从小服膺的‘身体发肤不敢毁伤’的圣训,也不能顾全了。他犯了罪之后,每深自痛悔,切齿的说,下次总不再犯了。”


猜你喜欢

  • 射熊

    《史记.赵世家》:“赵简子疾,五日不知人……居二日半,简子寤。语大夫曰:‘我之帝所甚乐。……有一熊欲来援我,帝命我射之,中熊,熊死。……吾见儿在帝侧,帝属我一翟犬,曰:及而子之壮也,以赐之。’”“简子

  • 地主之仪

    同“地主之谊”。《聊斋志异.三仙》:“未修地主之仪,忽叨盛馔,于理不当。茅茨不远,可便下榻。”见“地主之谊”。【词语地主之仪】  成语:地主之仪汉语大词典:地主之仪

  • 刘武威

    唐杜光庭《神仙感遇传》(见《佩文韵府》卷五“微韵”“武威”下引。《旧小说》丙集。《道藏举要》第七类。《道藏.洞玄部传类》):“汉武威太守刘子南,从道士尹公授务成子萤火丸,佩之能隐形避兵(避原作辟),与

  • 重见汉官威仪

    见〔不图复见汉官威仪〕。

  • 螳臂当辕

    见“螳臂当车”。清·里人何求《闽都别记》上:“启文曰:狂贼凶恶,毫无仁义,朝廷以百万之众不能御敌,以致横行天下,岂听我们一言之理,何异~,飞蛾投火?”【词语螳臂当辕】  成语:螳臂当辕

  • 三分春色

    宋.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三分春色”指整个春季的春光。后人

  • 半面之交

    源见“半面不忘”。只见过一次面的交往。指相交不深。宋陈师道《代上郭漕启》:“顾无半面之交,空怀鄙意;复托二天之赐,敢后众人。”《封神演义》第六二回:“我与道友未有半面之交,此语从何而来?”见“半面之旧

  • 徐妃面

    源见“徐妃半面妆”。用以咏花。宋莫将《木兰花.未开》词:“新妆不比徐妃面,雪艳冰姿寒欲颤。”此指未开的梅花。

  • 丹灶

    南朝.梁.江淹《别赋》:“守丹灶而不顾,炼金鼎而方坚。”丹灶,道士炼丹的灶。后因以“黄叶丹灶”写隐士炼丹修道的生活。元.张可久〔中吕.红绣鞋〕《山中》:“黄叶青烟丹灶,曲栏明月诗巢。”又〔双调.清江引

  • 飡英

    同“餐英”。飡,同“餐”。元王翰《题菊》诗:“归去来南山,飡英坐空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