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洗耳翁”。宋陆游《秋晚杂兴》诗:“洗耳高人耻见尧,看渠应不受弓招。”
源见“箪瓢陋巷”。谓安贫乐道。唐戴叔伦《赠康老人洽》诗:“多识故侯悲宿草,曾看流水没桑田。百人会中一身在,被褐饮瓢终不改。”【词语饮瓢】 汉语大词典:饮瓢
有条有理,丝毫不乱。《书.盘庚上》:“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孔安国传:“紊,乱也。”“下之顺上,当如网在纲,各有条理而不乱也。”并列 条,秩序;紊,乱。有条理,很清楚,一丝不乱。语本《尚书·盘庚上》
《晋书.陶侃传》附《陶舆传》:“臻弟舆,果烈善战,以功累迁武威将军……自是每战辄克,贼望见飘军,相谓曰:‘避陶武威。’无敢当者。”晋名将陶侃有侄名陶舆,骁勇善战,拜武威将军,人称“陶武威”。后遂用为称
源见“王粲登楼”。指汉末王粲避乱客荆州,思归,作《登楼赋》事。宋文天祥《酹江月》词:“横槊题诗,登楼作赋,万事空中雪。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
喻指不很懂事的孩童。唐代李白《醉后赠从甥高镇》诗:“时清不及英豪人,三尺童儿唾廉蔺。”廉蔺:指战国时赵国的将相廉颇、蔺相如。亦作“三尺童子”或“三尺童蒙”。《宋史.胡铨传》:“夫三尺童子至无识也,指犬
同“终军弃?”。明张凤翼《红拂记.隐贤依附》:“识不破终童弃?,摆不开殷郎枯树。”
源见“程孔倾盖”。路途相遇,停车亲密交谈。形容一见如故。宋黄庭坚《次韵裴仲谋同年》:“交盖春风汝水边,客床相对卧僧毡。”【词语交盖】 汉语大词典:交盖
同“庾公尘”。唐李白《送岑征君归鸣皋山》诗:“蹈海宁受赏,还山非问津。西来一摇扇,共拂元规尘。”【典源】 《艺文类聚》卷六引晋·郭澄之《郭子》 曰:“庾公名位渐重,足倾王公。时庾亮在石头,王公在城,忽
同“驯雉”。唐骆宾王《春夜韦明府宅宴得春字》诗:“雅琴驯鲁雉,清歌落范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