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观行》:“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自缓;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故以有余补不足,以长续短之谓明主。”后因以“韦弦”比喻外界的启迪和教益。多用以警戒和规劝。《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夷
豪:通“毫”。厘:十豪为一厘。豪厘,比喻极细微的差异。意谓小有差异,终成大错,《史记.太史公自序》:“失之豪厘,差以千里。”【词语豪厘千里】 成语:豪厘千里
《诗经.豳风.东山》:“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周时,周公辅成王,兄管叔鲜和弟蔡叔度散播流言,谗周公有二心,成王疏远周公。后来成王明白事实真相,决定迎周公回朝主持朝政。周公在东征时曾
用针线交锁连结,密合其缝,如古人结绸缪、同心制一类东西,取其紧紧连结、不能分开的意义。后来转用来比喻男女之间相思之情。明杨慎《升庵诗话》卷一:“古诗:文采双鸳鸯,裁为合欢被,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源见“莲幕”。美称大吏的幕宾。唐李商隐《行至金牛驿寄兴元渤海尚书》诗:“诸生个个王恭柳,从事人人庾杲莲。”
沉默不敢讲话。箝,同“钳”,夹住,引申为紧闭。汉代王符《潜夫论.贤难》:“此智士所以箝口结舌,括囊共默而已者也。”括囊:束紧袋口,比喻慎密,不轻易说话。见《周易.坤卦》。共默:拱手默不作声。晋代陆机《
《艺文类聚》卷九十四引《蜀王本记》(汉扬雄撰):“秦惠王欲伐蜀,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蜀人见之,以为牛能大便金,牛下有养卒,以为此天牛也,能便金。蜀王以为然,即发卒千人,使五丁力士,拖牛成道,致三枚于
下士:下愚的人。 下士听人讲“道”,哈哈大笑。 指道理玄妙,不被人理解。语出《老子》四一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史记.酷吏列传.序》:“言道德者,溺其职
《后汉书.许劭传》:“初,劭与靖(许靖,劭之从兄)俱有高名,好共覈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许劭,汝南人。后遂以“汝南月旦”谓品评人物。柳亚子《〈胡寄臣诗〉序》:“其尤无耻
同“比栉”。汉王褒《四子讲德论》:“甘露滋液,嘉禾栉比。”【词语栉比】 汉语大词典:栉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