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萱草忘忧”。谓不能忘忧。南朝 宋谢惠连《西陵遇风献康乐》诗:“积愤成疢痗,无萱将如何?”【词语无萱】 汉语大词典:无萱
同“漳滨卧”。唐李商隐《梓州罢吟寄同舍》诗:“楚雨含情皆有托,漳滨多病竟无憀。”
同“洛神”。《宣和遗事》前集:“悄似嫦娥离月殿,恍然洛女下瑶阶。”【词语洛女】 汉语大词典:洛女
唐杜甫《曲江》诗之二:“酒债寻常何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因以“古稀”为七十岁的代称。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掌故.瑞文瑞公重瞳》:“公早贵,致位宰辅,寿臻古稀。”“古稀”指人的年龄到了七十岁,在古代这
源见“拥鼻吟”。一种音色重浊的吟咏。唐 蒋肱《永州陪郑太守登舟夜宴席上各赋诗》:“谁敢强登徐稚榻,自怜还学谢安吟。”【词语谢安吟】 汉语大词典:谢安吟
《晋书.天文志上》:“天地隆高相从,日去地恒八万里。”相传古时从天上到地下的距离约八万里。宋.陆游《贫甚作短歌排闷》诗:“地上去天八万里,空自呼天天岂知!”
同“燕台”。唐高適《酬裴员外以诗代书》:“题诗碣石馆,纵酒燕王台。”唐高骈《留别彰德军从事范校书》诗:“匹马东归羡知己,燕王台上结交新。”【词语燕王台】 汉语大词典:燕王台
《战国策.宋卫策》载:相传公输般为楚设置云梯,欲以攻宋。墨子闻之,“自鲁往,裂裳裹足,日夜不休”,十日十夜而至郢,说楚王。后遂用“裂裳裹足”为奔走急切之典。南朝 梁 刘孝标《广绝交论》:“是以耿介之士
《老子》:“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或作恒)德乃足。常德乃足,复归于璞。”这七句话的意思是:认识了荣耀,却坚守卑辱,宁愿处于卑下的地位。处于卑下地位,常德才能充裕具备。常德充裕具备了,
同“虱悬轮”。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序》:“蟭螟之巢蚊睫,蟭螟之睫,又有巢者;视虱如轮,轮之中,虱复傅缘焉。”【词语视虱如轮】 成语:视虱如轮汉语大词典:视虱如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