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自郐无讥”。指对《郐》以下的不予评论。宋王安石《寄曾子固》诗:“延陵古君子,议乐耻言《郐》。”
同“俊厨顾及”。清周亮工《书影》卷三:“何代无贤,厄而知节,此岂出俊厨诸君子下也?”【词语俊厨】 汉语大词典:俊厨
源见“绨袍惠”。喻指老友念旧,守信。宋苏轼《用旧韵送鲁元翰知洺州》:“永谢十年旧,老死三家村。惟君绨袍信,到我雀罗门。”
同“投鞭断流”。唐李白《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诗:“投鞭可填江,一扫何足论?”
同“融尊”。明吴应箕《过周仲驭丹阳寓舍》诗:“不因思吕驾,谁共罄融杯?”
岐,通“歧”。同“多歧”。唐许浑《晓发鄞江北渡寄崔韩二先辈》诗:“南北信多岐,生涯半别离。”唐李商隐《赠送前刘五经映三十四韵》:“多岐空扰扰,幽室竟伥伥。”【词语多岐】 汉语大词典:多岐
《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后以“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指整天吃饱了饭什么正经事也不做,什么事也不加以思考。亦作“饱食终日”、“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汉.王充《论衡.别通》:“自孔子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天子以为然,乃拜相如为中郎将,建节往使。副使王然于、壶充国、吕越人驰四乘之传,因巴蜀吏币物以赂西夷……司马长卿便略定西夷,邛、筰、冉、駹、斯榆之君皆请为内臣……还报天子,天子
见“夜台”条。【词语长夜台】 汉语大词典:长夜台
形容先人的嘱咐或自己的诺言,人们还清楚记得,但目前所做所为,已与当时所说完全不符。公元前621年,晋襄公死去。晋国执政大臣赵盾等以太子夷皋年幼,欲立长君,因遣使臣至秦迎晋襄公之弟公子雍归国为君。为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