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问牛

问牛

汉书.丙吉传》:“尝出,逢清道(天子将出,或有斋祠,遂令清道)群斗者,死伤横道,吉过之不问,掾吏(属官,这里当指随从的官员)独怪之。吉前行,逢人逐牛,牛喘吐舌。吉止驻,使骑吏问:‘逐牛行几里矣?’掾吏独谓丞相前后失问(指前不问死伤大事,后却问牛喘细事),或以讥吉,吉曰:‘民斗相杀伤,长安令、京兆尹职所当禁备逐捕……宰相不亲小事,非所当于道路问也。方春少阳(《易》四象之一,阳数至九而极,九为老阳,七为少阳,这里当指春天时令)用事,未可大热,恐牛近行用(因)暑故喘,此时气失节,恐有所伤害也。三公典调和阴阳,职〔所〕当忧,是以问之。’掾吏乃服,以吉知大体。”

汉宣帝时丙吉为宰相,一次到乡间视察,半路上碰到一起群斗死伤的案件。他认为这是司法部门和地方上的事,应该由职司部门去管,故不加过问。后来他遇到牛因暑热喘气,却去关注询问,怕役使不当,对牛有所伤害,影响了春耕生产大事。“问牛”的典故后常以喻指官吏关怀民间疾苦。唐.郑谷《送吏部曹郎中邺免官南归》诗:“道畅应为蝶,时来必问牛。”清.林昌彝《亭槛词三章.伊谁请剑斩而头》诗:“创深父老江头喘,官不问民但问牛。”


【词语问牛】   汉语词典:问牛

猜你喜欢

  • 日月丽天

    《易.离》:“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后以“日月丽天”比喻光明照耀四方。唐张说《和丽妃神道碑》:“丽者以华美为贵,妃者以配合为尊。《易》云日月丽天,《传》称星辰合度。丽加妃号,我为初。”主谓 丽

  • 钓徒

    钓鱼的人。《新唐书.隐逸传》:张志和“居江湖,自称烟波钓徒。著《玄真子》,亦以自号。……每垂钓不设饵,志不在鱼也。”后因以“钓徒”泛指隐逸的人。【词语钓徒】   汉语大词典:钓徒

  • 弃道任术

    《史记.商君列传》:“鞅曰:‘吾说君以帝王之道比三代,而君曰:“久远,吾不能待……”故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说(悦)之耳。’”后因以“弃道任术”谓统治者不行王道而行霸术。晋陆机《五等论》:“降及亡秦,

  • 赵鞅叹

    《国语.晋语九》:“赵简子叹曰:‘雀入于海为蛤,雉入于淮为蜃。鼋、鼍、鱼、鳖,莫不能化,唯人不能。哀夫!’”赵鞅,即赵简子。春秋时,赵简子看到鸟雀鱼鳖虽为动物,却能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异自身,他觉得人为动

  • 探丸杀吏

    探丸:把手伸入囊袋中摸取不同颜色的弹丸,犹今俗称抓阄(jiū纠)儿。汉成帝时,京城长安的社会秩序混乱,市井恶少成群结队地扰乱滋事,接受贿赂为别人报仇,甚至杀害政府官员。他们把红、黑、白色的三种弹丸事先

  • 为鱼缘木

    源见“缘木求鱼”。喻徒费力气做办不到的事。唐温庭筠《病中书怀呈友人》诗:“未能鸣楚玉,空欲握隋珠。定为鱼缘木,曾因兔守株。”

  • 西山气爽

    同“西山爽气”。宋陈师道《寄送定州苏尚书》:“北府时清惟可饮,西山气爽更宜秋。”

  • 百揆时叙

    百揆( ㄎㄨㄟ kuī ):百事。时叙:承顺。 各种事务都能有条不紊地进行。 形容人有管理才能。语出《书.舜典》:“纳于百揆,百揆时叙。”《左传.文公十八年》:“故《虞书》数舜之功,曰‘纳于百揆

  • 五日匆匆守

    同“五日京兆”。宋苏轼《留别登州举人》诗:“莫嫌五日匆匆守,归去先传乐职诗。”

  • 夷甫诸人

    《晋书.桓温传》载:温自江陵北伐,“过淮 泗,践北境,与诸僚属登平乘楼,眺瞩中原,慨然曰:‘遂使神州陆沉,百年丘墟,王夷甫诸人不得不任其责!’”晋王衍字夷甫,兴清谈之风,不理政务,导致邦家沦丧。后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