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雄鸡断尾

雄鸡断尾

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宾孟适郊,见雄鸡自断其尾。问之,侍者曰:‘自惮其牺也。’”晋.杜预注:“畏其为牺牲奉宗庙,故自残毁。”

春秋时,宾孟看到有雄鸡自断其尾,人们以为鸡是由于怕充当祭品而自毁。后用为物以美而致灾,或以其戕求生存的典故。

唐.白居易《答桐花》:“雄鸡自断尾,不愿为牺牲。”宋.苏轼《僧爽白鸡》诗:“断尾雄鸡本畏烹,年来听法半修行。”


主谓 原指雄鸡怕做祭祀的牺牲品,故自残毁。后用以比喻人怕被杀而自杀。语本《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宾孟适郊,见雄鸡自断其尾。问之,侍者曰:‘自惮其牺也。’”△常用于描写自我残毁。也作“断尾雄鸡”。


【典源】《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宾孟适郊,见雄鸡自断其尾。问之,侍者曰:‘自惮其牺也。’”晋·杜预注:“畏其为牺牲奉宗庙,故自残毁。”

【今译】 周景王时,宾孟来到郊外,见有雄鸡自己把尾巴弄断。问侍者,侍者说:“它害怕拿它当祭品去祭祀宗庙,所以自己弄断尾巴。”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因忧谗畏讥,自我隐晦,甘于无用。

【典形】 宾孟鸡、惮牺鸡、断尾、断尾雄鸡、雄鸡断尾、断尾鸡、雄鸡惮为牺。

【示例】

〔宾孟鸡〕 清·王夫之《读甘蔗生遣兴诗》:“李斯犬在难成虎,宾孟鸡全岂似鸾。”

〔惮牺鸡〕 清·程先贞《杂诗》:“请看惮牺鸡,不遣羽毛歆。”

〔断尾〕 清·钱谦益《狱中杂诗》之五:“惮往鸡群看断尾,谋新鼠穴梦乘车。”

〔断尾雄鸡〕 宋·苏轼《盐官绝句·僧爽白鸡》:“断尾雄鸡本畏烹,年来听法伴修行。”

〔雄鸡断尾〕 清· 王士禛《送宗梅岑归淮南》:“雄鸡能断尾,野鹤讵乘轩。”


【词语雄鸡断尾】  成语:雄鸡断尾汉语词典:雄鸡断尾

猜你喜欢

  • 庄子鼓盆歌

    源见“鼓盆”。指对生死的达观态度。元无名氏《货郎旦》一折:“你守着业尸骸,学庄子鼓盆歌。”

  •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妇不织,或受之寒

    一个农夫不耕田,百姓就有人会因此而受饥;一个妇女不织布,百姓就有人会因此而受冻。 极言工农业生产之不可旷废。语出《管子.轻重甲》:“一农不耕,民或为之饥;一女不织,民或为之寒。”汉.贾谊《新书.无蓄

  • 十指不沾泥

    十个指头没沾过泥土。 表示从未参加田间劳动。语出宋.梅圣俞《陶者》:“陶尽门前土,屋土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宋.杨万里《晚春行田南原》:“吾生十指不沾泥,毛锥便得傲蓑衣。”【词语十指不沾

  • 七叶蓂荚

    汉.班固《白虎通议》卷三《封禅》:“王者……德至地则嘉禾生,蓂荚起。……蓂荚,树名也,月一日生一荚,十五日毕;至十六日去荚,故荚阶生似日月也。”《艺文类聚》卷四引晋.皇甫谧《帝王世纪》说:“(蓂荚)每

  • 渭川侯

    源见“千树封侯”。美称竹。宋黄公度《谢傅参议彦济惠笋用山谷韵》:“前身渭川侯,千亩偿宿债。”

  • 桓山之鸟

    《孔子家语.颜回》:“孔子在卫,昧旦晨兴,颜回侍侧,闻哭者之声甚哀。子曰:‘回,汝知此何所哭乎?’对曰:‘回以此哭声,非但为死者而已,又将有生离别者也。’子曰:‘何以知之?’对曰:‘回闻桓山之鸟,生四

  • 风流张绪

    源见“张绪风流”。形容仪容潇洒俊逸的人。唐韩翃《送张渚赴越州》诗:“风流似张绪,别后见垂杨。”

  • 厉兵

    同“厉兵秣马”。宋岳飞《奏乞复襄阳札子》:“臣今以厉兵饰士,惟俟可指期北向。”【词语厉兵】   汉语大词典:厉兵

  • 言笑晏晏

    《诗经.卫风.氓》:“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后因以“言笑晏晏”用为形容神态和颜悦色的典故。唐.任蕃《从梦游录.独孤遐叔》:“复有公子女郎共十数辈,青衣黄头亦十数人,步月徐来,言笑晏晏。”主谓

  • 芜蒌豆粥

    同“滹沱麦饭”。清黄遵宪《三用前韵》:“芜蒌豆粥艰辛处,应忆东朝乐未央。”芜蒌,即无蒌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