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颠倒衣裳

颠倒衣裳

诗经.齐风.东方未明》:“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东汉.郑玄笺:“东方未明,而以为明。故群臣促遽,颠倒衣裳。”

《东方未明》原诗序说:“《东方未明》,刺无节也。朝廷兴居无节,号令不时,挈壶氏不能掌其职焉。”诗歌讽刺掌漏失节,使群臣匆促上朝,故上下倒置,错穿衣裳。后因用以形容匆忙失序。

唐.杜甫《至日遣兴奉寄北省旧阁老两院故人二首》其一:“无路从容陪语笑,有时颠倒著衣裳。”此借以发泄充当奔走小吏的牢骚。


述宾 衣裳,古时上为衣,下为裳。把衣和裳穿颠倒了。形容匆忙失序。《诗经·齐风·东方未明》:“东方未明,~。颠之倒之,自公召之。”※裳,不读作shāng。△用于失态方面,也作“颠衣倒裳”。


【词语颠倒衣裳】  成语:颠倒衣裳汉语词典:颠倒衣裳

猜你喜欢

  • 割炙之报

    《世说新语.德行》:“顾荣在洛阳尝应人请,觉行炙人有欲炙之色,因辍己施焉。同坐嗤之。荣曰:‘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呼?’后遭乱渡江,每经危急,常有一人左右己。问其所以,乃受炙人也。”此事亦见梁.刘孝

  • 泣藏弓

    源见“烹狗藏弓”。表示对功臣被弃或被杀的哀痛和悲愤。明吴廷翰《过汉高皇庙》诗:“可惜四方思猛士,有人千古泣藏弓。”

  • 自视欿然

    欿( ㄎㄢˇ kǎn )然:不自满,有所欠缺的样子。 自己感到有缺陷。语出《孟子.尽心上》:“如其自视欿然,则过人远矣!”清.魏源《默觚下.治篇一》:“合四十九人之智,智于尧禹。岂惟‘自视欿然’哉

  • 赵卒坑

    同“赵坑”。清顾炎武《寄弟纾及友人江南》诗:“几同赵卒坑,独此一人活。”

  • 席帽离身

    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二载:宋李巽年轻时累举不第,其乡人讽嘲曰:“李秀才应举,空去空回,知席帽甚时得离身?”后李巽仕至度支郎中,遗乡人诗曰:“当年踪迹困泥尘,不意乘时亦化鳞。为报乡闾亲戚道,如今席帽已

  • 驯雉随车驻

    源见“鲁恭驯雉”。称颂地方官施行德政,治绩卓著。元谢应芳《暮春陪周明府顾将军祠下看碑》诗:“柱头老鹤作人语,道旁驯雉随车驻。”

  • 相时而动

    观察好时机再采取行动。宇文显和(498-554年),宇文泰族弟,性谨严,颇涉经史,臂力绝人,深得魏孝武帝元修信赖。高欢父子专权时,二人共商西迁之计,入关后任车骑大将军,加散骑常侍。孝武帝元修为太子时,

  • 郑乡

    同“郑公乡”。南朝 梁任昉《刘先生夫人墓志》:“芜没郑乡,寂寞杨冢。”唐温庭筠《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郑乡空健羡,陈榻未招延。”【词语郑乡】   汉语大词典:郑乡

  • 韩康避名

    源见“韩康卖药”。谓不求见知于世。清姜宸英《哭魏叔子》诗之二:“更无安道能求死,只有韩康解避名。”

  • 新昏宴尔

    同“新婚燕尔”。清章学诚《文史通义.文理》:“以谓凡对明月与听霖雨,必须用此悲感,方可领略,则适当良友乍逢及新昏宴尔之人,必不信矣。”【词语新昏宴尔】  成语:新昏宴尔汉语大词典:新昏宴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