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

原为乐曲名,后喻知音难遇,或喻乐曲高妙。俞伯牙善于弹琴,而钟子期很会听琴。俞伯牙用琴曲抒发攀登高山。钟子期便说,好啊!象泰山一样巍峨。俞伯牙用琴曲表现流水,钟子期便说,好啊!多么浩浩荡荡的江河啊!总之,俞伯牙在琴曲中寄托什么,钟子期全能了解。从此,两个人便成了知心朋友。后来钟子期死,俞伯牙痛失知音,从此不再弹琴。

【出典】:

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例句】:

唐·牟融《写意二首》之一: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 金·董解元《西厢》4:“不是秦筝合众听,高山流水少知音。”


并列 比喻知音、知己难遇或指乐曲高妙。语本《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王明居《模糊艺术论》:“~,在山水诗画中,仿佛是折叠的山水;只有通过思维的参与,凭借想象的力量,才可认知它的崇高美。”△褒义。用于描写知音。→倾盖之交 ↔谬托知己。 也作“流水高山”。


【典源】 《吕氏春秋·本味》:“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列子·汤问》、《说苑·尊贤》等亦载,文略有不同。

【今译】 春秋时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伯牙弹琴描写高山,钟子期赞美说:“弹得好啊,巍峨高耸如太山。”伯牙转而描写流水,钟子期又赞美:“弹得好啊,浩浩荡荡如流水。”钟子期死后,伯牙摔琴断弦,从此再也不弹,认为世上没有知音了。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琴曲高妙; 也用以指心意相通的知音。

【典形】 伯牙高山、伯牙琴、伯牙弦绝、断弦人、高山流水、绝弦、流水、流水高山、流水引、弄琴牙、琴曲随流水、琴亡伯牙、听属钟期、弦断、牙旷、牙弦、知音、钟殁、钟期耳、钟期琴、子期、子期弹、高山韵、一去钟期、流水伯牙弦、高山少知音、伯牙流水心、高山一弄、牙生摧弦、断弦琴、绝清弦、钟期弦、钟期听、伯牙弦、子期耳。

【示例】

〔伯牙高山〕 宋·黄庭坚《次韵无咎阎子常》:“倚楹啸歌非寓淫,伯牙高山水深深。”

〔伯牙琴〕 唐·罗隐《重过随州忆故兵部李侍郎》:“庄周高论伯牙琴,闲夜思量泪满襟。”

〔伯牙弦绝〕 唐·薛涛《寄张元夫》:“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

〔断弦人〕 宋·苏轼《书文与可墨竹》:“空遗运斤质,却吊断弦人。”

〔高山流水〕 元·金仁杰《萧何月夜追韩信》:“叹良金美玉何人晓,恨高山流水知音少。”

〔绝弦〕 元·揭傒斯《题蒋氏倥侗集》:“磬襄既入海,伯牙仍绝弦。”

〔流水〕 唐·骆宾王 《冒雨寻菊序》:“仰折巾于书阁,行见飘麦,挹雅步于琴台,坐闻流水。”

〔流水高山〕 宋·王安石《伯牙》:“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心自知。”

〔流水引〕 唐·骆宾王《咏怀》:“莫将流水引,空向俗人弹。”

〔弄琴牙〕 宋·苏轼《南歌子·八月十八日观潮》:“坐中安得弄琴牙? 写取余声归向水仙夸。”

〔琴曲随流水〕北周 · 庾信 《看妓》:“琴曲随流水,箫声逐凤凰。”

〔琴亡伯牙〕 元·张可久《骂玉郎过感皇恩·杨驹儿墓园》:“琴已亡伯牙,酒不到刘伶。”

〔听属钟期〕 唐·李商隐《为张周封上杨相公启》:“然或顾逢伯乐,但伏盐车; 听属钟期,不调绿绮。”

〔弦断〕 宋·岳飞《小重山》:“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牙旷〕 唐·元稹《与卫淮南石琴荐启》:“伏惟阁下禀夔旦之至德,蕴牙旷之元踪。”

〔牙弦〕 唐·司空图《擢英集述》:“况牙弦入契,郢握称珍。”

〔知音〕 南朝梁·江淹 《伤友人赋》:“吝妙赏之不留,悼知音之已逝。”

〔钟殁〕 唐·白居易《哭崔常侍晦叔》:“惠死庄杜口,钟殁师废琴。”

〔钟期耳〕 唐·白居易《郡中夜听李山人弹三乐》:“却怪钟期耳,唯听水与山。”

〔钟期琴〕 唐·杨炯《和刘长史答十九兄》:“钟期琴未奏,苏武节犹新。”

〔子期〕 金·元好问《九日午后入府知曹子凶问》:“遗编缀辑非吾事,千古朱弦有子期。”


【词语高山流水】  成语:高山流水汉语词典:高山流水

猜你喜欢

  • 巢涧

    源见“许由洗耳”。指许由洗耳、巢父饮牛的颍水。明陈子龙《富春渚》诗:“哗嚣愧巢涧,拙薄负华簪。”【词语巢涧】   汉语大词典:巢涧

  • 掷金梭

    源见“投梭折齿”。指女子拒抗调戏。唐赵光远《题妓莱儿壁》诗:“醉凭青琐窥韩寿,闲掷金梭恼谢鲲。”

  • 贾笔

    《汉书.贾谊传》:“以能诵诗书属文称于郡中。”“谊数上疏陈政事……。”西汉贾谊文才出众,所遗文集,均为后人所称誉。后遂用为佳作之典。唐.杜甫《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诗:“贾笔论孤愤

  • 王乔术

    源见“王乔凫舄”。指仙术。元 白云山翁《水调歌头.兀颜分宪至邑秦和前题》词:“安得王乔术,飞舄颇通元。”

  • 朝蝇暮蚊

    早上多苍蝇,晚上多蚊子。古代常以蝇、蚊比喻与君子对立的小人,“朝蝇暮蚊”喻小人横行。唐代韩愈《杂诗》:“朝蝇不须驱,暮蚊不可拍。蝇蚊满八区,可尽与相格。”八区:八方。格:击、斗。【词语朝蝇暮蚊】  成

  • 乐昌分镜

    源见“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分离。元 孙季昌《端正好.四时怨别集杂剧名》套曲:“受寂寞似越娘背灯,恨别离如乐昌分镜。”主谓 据唐·孟棨《本事诗·情感》记载:南朝宋将灭亡时,驸马徐德言与妻子乐昌公主估计夫

  • 天地交泰

    泰:通畅。 天地交合,象征“通泰”。 本《周易》卦象,后泛指时运昌盛。语出《易.泰》:“象曰:‘天地交泰’。”李鼎祚集解引荀爽曰:“坤气上升,以成天道;乾气下降,以成地道。天地二气若时不交,则为闭

  • 别风淮雨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练字》:“《尚书大传》有‘别风淮雨’,《帝王世纪》云‘列风淫雨’。‘别’、‘列’、‘淮’、‘淫’,字似潜移。‘淫’、‘列’义当而不奇,‘淮’、‘别’理乖而新异。傅毅制诔,已用‘淮

  • 三窟

    源见“狡兔三窟”。指图安避祸求福的多种方法。宋黄庭坚《次韵吉老十小诗》:“藏拙无三窟,谈禅剧七禽。”金元好问《燕府白兔》诗:“褐衣扰扰皆三窟,几在祥经咳唾间。”【词语三窟】   汉语大词典:三窟

  • 失楚弓

    源见“楚弓楚得”。谓丢失宝贵之物。清赵翼《题元遗山集》诗:“无官未害餐周粟,有史深愁失楚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