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鱼游釜底

鱼游釜底

形容鱼已放进锅里,只能待毙,别无出路。顺帝汉安元年(142年),张纲以不畏权贵,弹劾大将军梁冀而外放为广陵(今扬州)太守。当时,张婴率领的人民起义军纵横广陵,“积十余年,朝廷不能讨”。纲之任,即亲至其垒,问所疾苦,谕以利害,进行劝降。张婴等极为感动,说:“我们这些荒野愚民,无法将真实情况上告朝廷,又不堪当地不法官吏欺压,才凑在一起发动反叛,就好象放在锅中的鱼一样,危在旦夕。现在听你这番开导,实是我们再次获得新生的机会。”次日,即率众归降,张纲又亲自为他们安排住宅、田地,使他们安居乐业。当地的形势也迅速安定下来。

【出典】:

后汉书》卷56第1818页《张纲传》:“时广陵贼张婴等众数万人,杀刺史、二千石,寇乱扬徐间,积十余年,朝廷不能讨。冀乃讽尚书,以纲为广陵太守,因欲以事中之。……既到,乃将吏卒十余人,径造婴垒,以慰安之,求得与长老相见,申示国恩。……婴闻,泣下,曰:‘荒蛮愚人,不能自通朝廷,不堪侵枉,遂相聚偷生,若鱼游釜中,喘息须臾间耳。今闻明府之言,乃婴等更生之辰也。’”

【例句】: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而将军鱼游于鼎沸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不亦惑乎。”


见“鱼游沸鼎,燕巢飞幕”。明·徐复祚《投梭记·却说》:“而今江左势孤危,兵屯江上,~。”


【词语鱼游釜底】  成语:鱼游釜底汉语词典:鱼游釜底

猜你喜欢

  • 怨鸟

    源见“望帝啼鹃”。指杜鹃鸟。清李邺嗣《杜鹃行》:“巫山迢遥隔万里,怨鸟一声空裂耳。”【词语怨鸟】   汉语大词典:怨鸟

  • 湘波仙子

    同“湘妃”。明高濂《玉簪记.求配》:“戴一顶碧玉霞冠,真个像水托出湘波仙子。”【词语湘波仙子】  成语:湘波仙子汉语大词典:湘波仙子

  • 韩康

    源见“韩康卖药”。泛指隐逸高士。亦泛指采药卖药者。唐李颀《答高三十五留别便呈于十一》诗:“韩康虽复在人间,王霸终思隐岩窦。”唐白居易《酬梦得贫居咏怀见赠》诗:“病添庄舄吟声苦,贫欠韩康药债多。”【词语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前一个“老”:尊敬。前一个“幼”:爱护。 尊敬自己家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护自己家的子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子女。 表示推己及人。语出《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无功乡

    《新唐书.王绩传》载:王绩字无功,性嗜酒,常采杜康、仪狄以来善酒者为谱,著《醉乡记》。后因以“无功乡”指醉乡。宋苏轼《真一酒歌》:“湛然寂照非楚狂,终身不入无功乡。”【词语无功乡】   汉语大词典:无

  • 言语妙天下

    见〔下笔言语妙天下〕。主谓 形容语言极其精妙隽美。清·汪琬《〈雄雉斋选集〉序》:“顾子年虽少,所交多名公钜儒,下笔~。”△褒义。用于言论或文辞方面。→语妙天下↔语言无味。【词语言语妙天下】

  • 声应气求

    源见“同声相应”。指情同意合或志同道合的人彼此间相互呼应或唱和。明刘若愚《酌中志.见闻琐事杂记》:“如酌古准今,谈经论史,探性命之原,不朽之业,乐声应气求而不孤者,则剑君、郑君是矣。”见“声气求相”。

  • 囊血射天

    指商帝武乙无道,用皮袋装血而朝天射,比喻狂妄犯上、暴虐无理之行为。商帝武乙暴虐无德政,他制造一个偶像,称它叫“天神”。武乙与天神赌博,命令旁人作评判。天神输了,武乙便侮辱它。武乙又制造一只皮袋,袋中装

  • 孟宗哭竹

    同“孟宗泣笋”。鲁迅《且介亭杂文.难行和不信》:“中国是改革过的了,孩子们当然早已从‘孟宗哭竹’、‘王祥卧冰’的教训里脱出。”【典源】 《太平御览》 卷九六三引晋·张方《楚国先贤传》:“孟宗字恭武,至

  • 水火无交

    水火,指烹饪之事。谓居官清廉,不取百姓一米一粟。亦作“水米无交”。出自隋赵轨的事迹。参见“还桑葚”。赵轨任齐州别驾时,政绩卓越,被隋文帝征召入朝。离别齐州时,父老挥涕以杯水相送,说道:“别驾在此期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