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腰金衣紫”。金:金印。紫:紫绶。在古代只有高级官员才能配带金印、紫绶。比喻身居要职,地位显赫。沈攸之(?-478年),字仲达,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清西)人,少时孤贫,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450年)
源见“祢衡怀刺”。谓准备谒见名流谋求功名。《魏书.元顺传》:“顺曾怀刺诣肇门,门者以其年少……不肯为通。”唐王绩《晚年叙志示翟处士》诗:“弱龄慕奇调,无事不兼修……弃襦频北上,怀刺几西游。”【词语怀刺
参见:当熊
同“牛衣夜哭”。清蒋敦复《声声慢.自题纸阁双声图》词:“莫更牛衣中夜,笑十年英梦,都付悠悠。”
唐代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此诗入乐后,称《阳关曲》。唐代白居易《对酒》:“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自注:“第四声‘劝君
同“庞公采药”。宋陆游《乍晴风日已和泛舟》诗:“身似庞公不入城,东阡南陌饯余生。”
源见“九畹”。指兰花。清陈维崧《采桑子.题兰花小册》词:“只有章华,沦落天涯,忍着灵均九畹花”。【词语九畹花】 汉语大词典:九畹花
师:效法,学习。意:指思想内容。 学习前人文章的立意,而不是模仿前人文章的辞句。语出唐.韩愈《答刘正夫书》:“古圣贤人所为书俱存,辞皆不同,宜何师?必谨对曰:‘师其意,不师其辞。’”金.赵秉文《答李
《易.蛊》:“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朱熹本义:“甲,日之始,事之端也。先甲三日,辛也;后甲三日,丁也。”后因以“后甲”指下午。唐李邕《日赋》:“既中时而必[⿱篲火],亦后甲而见阳。”亦
源见“鲲鹏展翅”。谓气势浩大。唐李峤《海》诗:“三山巨鳌涌,万里大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