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鸿鹄之志

鸿鹄之志

鸿:大雁。 鹄(hú胡):天鹅。 鸿鹄:泛指大鸟。此典指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早在年轻时就有要像大鸟鹏程万里飞行之远大志向。后以此典形容人的志向远大,必将有所作为。 陈胜(?——前208年),字涉,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人。 陈胜年轻时,曾经和别人一起被雇佣耕田,一次休息在田埂上,他叹恨不平地抱怨很久,便说:“要是谁将来富贵了,彼此都不要忘掉了谁。”受雇的伙伴们笑着应声问道:“你是被雇佣来耕田的,那里来的富贵呢?”陈胜叹息说:“唉,燕子、麻雀这些小鸟哪里能知道大雁、天鹅之志向啊?”此典又作“鸿鹄志”、“忘鸿鹄”、“陇上嗟”、“无忘耕垄时”、“燕雀”、“富贵不相忘”。

【出典】:

史记》卷48《陈涉世家》1949页:“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chuò绰,停止)耕之垄(田埂)上,怅(chàng唱,不称心)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庸者笑而应曰:‘若为庸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长叹)曰:‘嗟(jiē喈,叹息)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例句】:

隋·萧毂《野田黄雀行》:“不知鸿鹄志,非是凤凰群。”唐·李商隐《大卤平后移家到永乐县居》:“逸志忘鸿鹄,清香披蕙兰。” 宋·王令《秋日感愤》:“蛟龙不是池中物,燕雀焉知陇上嗟。” 宋·陆游《赠成封州》:“极知自有封侯骨,但要无忘耕垄时。” 宋·辛弃疾《破阵子》:“燕雀岂知鸿鹄,貂弹元出兜鍪。” 宋·黄庭坚《寄陈适用》:“富贵不相忘,寄声相慰藉。” 元·王实甫《西厢记》三本一折:“休教他……藕丝儿缚定鹍鹏翅,黄莺儿夺了鸿鹄志。” 元·郑德辉《王粲登楼》第1折:“大丈夫仗鸿鹄之志,据英杰之才。”


偏正 比喻高远的理想。《吕氏春秋·士容》:“夫骥骜之气,~,有谕乎人心者诚也。”元·郑光祖《王粲登楼》1折:“大丈夫仗~,据英杰之才。”△褒义。多用于志向方面。→志在四方 壮志凌云 ↔自甘堕落


【典源】 《史记·陈涉世家》:“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庸者笑而应曰:‘若为庸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今译】 秦末陈胜,字涉,年轻时家中贫穷,给人当佣工,在田头休息时,自己感慨了半天,对别人说:“如果今后富贵了,彼此不要忘记。”一同当佣工的人都笑话他:“你是个给人干活的穷汉,会有什么富贵?”陈胜叹息说:“唉,燕雀哪里会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人志向远大;或以“燕雀”指安于现状,庸碌无为的人。

【典形】 富贵不相忘、鸿鹄志、陇上嗟、忘鸿鹄、无忘耕垄时、燕雀、苟富贵无相忘、垄上兴大楚、鸿鹄同燕雀。

【示例】

〔富贵不相忘〕 宋·黄庭坚《寄陈适用》:“富贵不相忘,寄声相慰藉。”

〔鸿鹄志〕 隋·萧毂《野田黄雀行》:“不知鸿鹄志,非是凤凰群。”

〔陇上嗟〕 宋·王令《秋日感愤》:“蛟龙不是池中物,燕雀焉知陇上嗟。”

〔忘鸿鹄〕 唐·李商隐《大卤平后移家到永乐县居》:“逸志忘鸿鹄,清香披蕙兰。”

〔无忘耕垄时〕 宋·陆游《赠成封州》:“极知自有封侯骨,但要无忘耕垄时。”

〔燕雀〕 宋·辛弃疾《破阵子》:“燕雀岂知鸿鹄,貂蝉元出兜鍪。”


【词语鸿鹄之志】  成语:鸿鹄之志汉语词典:鸿鹄之志

猜你喜欢

  • 噀酒灭火

    晋.葛洪《神仙传.栾巴》:“栾巴者,蜀郡成都人也。少而好道,不修俗事。后征为尚书郎。正旦大会,巴后到,有酒容,赐百官酒,又饮酒向西南而噀之。有司奏巴不敬。诏问巴,巴曰:‘臣适见成都市上火,臣故漱酒为尔

  • 舆地

    《易.说卦》:“坤为地……为大舆。”后遂以“舆地”指大地、土地。宋陆游《闻蝉思南郑》诗:“逆胡亡形具,舆地沦陷久。”《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大观二年》:“蔡京率百官表贺,谓混中原风气之殊,当天下舆地之半。

  • 日没处天子

    源见“日出处天子”。隋 唐时日本国王称中国皇帝。【词语日没处天子】   汉语大词典:日没处天子

  • 连城玉

    同“连城璧”。北周庾信《拟咏怀》之十五:“欲竞连城玉,翻征缩酒茅。”【词语连城玉】   汉语大词典:连城玉

  • 乐镜

    同“乐昌之镜”。唐温庭筠《和太常杜少卿东都修竹里有嘉莲》:“同心表瑞荀池上,半面分妆乐镜中。”

  • 双娥解佩

    同“汉皋解佩”。唐白居易《酬刘和州戏赠》诗:“双娥解佩啼相送,五马鸣珂笑却回。”

  • 坐收渔利

    源见“鹬蚌相持,渔人得利”。谓利用别人间的矛盾,轻易地从中取利。艾纳《新事旧编》:“〔你们〕骑虎难下,正好,让我慢慢来个坐收渔利。”述宾 坐收渔人之利。比喻利用别人之间的矛盾、争斗以获得利益。语本《战

  • 壶中天

    《后汉书.费长房传》载:费长房为市掾时,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头,市罢,跳入壶中。费长房于楼上见之,知为非常人。次日复诣翁,翁与俱入壶中,唯见玉堂严丽,旨酒甘肴盈衍其中,共饮毕而出。又《云笈七签》

  • 春胜

    即春旛,幡胜,“胜”是古代妇女的首饰。春胜是旧时立春戴的。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立春日,士大夫之家剪纸为小旛,或悬于佳人之首,或缀于花下,又剪为春蝶、春钱、春胜以戏之。”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 援笔洪都

    《新唐书.王勃传》载:唐初四杰之一的王勃,一次经洪都(今江西 南昌市)去探望父亲。适逢当地都督大宴滕王阁,有意要叫他女婿当场作序以夸客,却先出纸笔遍请客作,别人都表示不敢当,王勃不知内情,慨然不辞。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