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见“禹鼎”。相传夏禹铸九鼎,象征九州,夏 商周三代奉为传国之宝,因以借指国家政权。南朝 宋谢瞻《张子房诗》:“力政吞九鼎,苛慝暴三殇。”亦比喻分量重。宋黄庭坚《次韵答叔原会寂照房呈稚川》:“声名九鼎
《后汉书.岑彭传》:“(岑熙)迁魏郡太守,招聘隐逸,与参政事,无为而化。视事二年,舆人(众人)歌之曰:‘我有枳棘,岑君伐之。我有蟊贼(本指吃禾稼的害虫,此喻指贪官污吏),岑君遏之。’”枳和棘,本是两种
源见“金莲花炬”。金莲花炬又称为凤炬。借指帝王的恩宠。明陈汝元《金莲记.慈训》:“你父亲恩降凤炬,金仗鼠须。”【词语凤炬】 汉语大词典:凤炬
源见“雁足书”。指鸿雁。宋陈允平《八宝妆.秋宵有感》词:“待月重帘谁共倚?信鸿断续两三声。”【词语信鸿】 汉语大词典:信鸿
《孔子家语.致思》:“昔者由也事二亲之时,常食藜藿之实,为亲负米百里之外。亲殁之后,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愿欲食藜藿为亲负米者不可复得也。’”后以“子路负米”为躬身孝亲之典
源见“五里雾”。谓对事物见不真切,模模糊糊。孙中山《三民主义的解释》:“现在许多人讲民生主义,都是离题太远,堕入五里雾中。”
同“驽马铅刀”。唐张九龄《登郡城南楼》诗:“驽铅虽自勉,仓廪素非实。”【词语驽铅】 汉语大词典:驽铅
形容好吃懒做,不学无术。子路跟着孔子周游列国,有一天,子路远落在后面。看见一个老人,用拐杖挑着除草农具。便问他,您看见我的老师吗?那个老人说,四肢不劳动,不认识五谷,谁晓得你的老师是什么人?说完,便扶
《论语.乡党》:“寝不尸,居不容。”尸寝,指睡觉时直挺挺躺着像死尸一样。唐.杜甫《晦日寻崔戢李封》:“朝光入瓮牖,尸寝惊弊裘。”此反用《论语》语义,以尸寝指睡眠,自述在熟睡中被阳光照醒。【词语尸寝】
借指有功的将领。唐韩翃《赠兖州孟都督》诗: “少年亲事冠军侯,中岁仍迁北兖州。” 参见:○霍嫖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