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七里濑

七里濑

即严陵濑。亦名七里滩。指今浙江钱塘江自建德市东乌石滩至桐庐县南泷口的七里泷峡谷。《寰宇记》卷95桐庐县“严子陵钓台”条:七里濑“亦谓严陵濑”。南朝宋谢灵运有《过七里濑》诗。


即“七里泷”。


猜你喜欢

  • 函江千户所

    亦作函口。明置,属广东都司。治所在今广东罗定市西南罗镜镇。《明史·地理志》 罗定州: 函江千户所,“万历五年五月置于西宁县境,十六年迁于州界之沟驿”。 后废。

  • 淄博特区

    1945年8月淄川、博山两城解放后置,属鲁中行政区。驻博山城 (今山东淄博市西南博山区)。辖淄川、博山两县及博山市。因战争几经废置。1948年复设,属鲁中南行政区。辖淄川、博山两县,张店、周村两市和博

  • 泗汾河

    即今湖南醴陵市南之铁水。源出今攸县境,北流入醴陵市西南境,又北至铁口入渌。《清史稿·地理志》 长沙府醴陵县: 铁水 “一名北江,自攸县入,北合清水江,又北流为泗汾河。水又北入渌水,至渌口入于湘”。

  • 岫岩县

    1913年改岫岩州置,属奉天东边道。治所即今辽宁岫岩满族自治县。金王寂 《鸭江行部志》: 磨石山 “予恶其名不佳,欲改之曰竟秀岩”。金之秀岩县当以此而得名。后取岫与秀同音,故改为岫岩。1929年属辽宁

  • 炳辉县

    1946年皖东革命根据地改天长县置,属安徽省。治所即今安徽天长市。为纪念新四军副军长罗炳辉将军而命名。1949年隶皖北行署区。1952年划属安徽省。1959年复名天长县。旧县名。淮南解放区设。1946

  • 北洛水

    即洛水。今陕西省洛河。

  • 押懒路

    即耶懒路。治所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东北塔乌黑龙流域。《金史·地理志》 恤品路: “耶懒又书作押懒。”

  • 小丙山

    亦作小景山。在今陕西略阳县南,与大丙山相接。《寰宇记》卷135兴州顺政县:“大景山、小景山,景字本为丙,国讳改之,并在县东南七十里。”

  • 景洲

    亦作景里洲。在今湖北荆沙市江陵区西南长江中。唐徐坚 《初学记》 卷8: 景洲,“ 《吴志》 云:魏将夏侯尚围南郡,作浮桥度量景洲”。

  • 梧桐川

    即今浙江龙泉市北大贵溪。《方舆纪要》卷94龙泉县: 梧桐川 “在县东十五里。自梧桐口引流而西南,下流入于大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