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上林县

上林县

①唐武德四年(621)置,为南方州治。《元和志》卷38上林县:在“上林洞口,因以为名”。治所在今广西上林县东南澄泰乡古城村。贞观八年(634)为澄州治。天宝初为贺水郡治,乾元初复为澄州治。北宋开宝五年(972)属邕州,端拱三年(990)改属宾州。明万历八年(1580)徙治今上林县。清属思恩府。民国初属广西南宁道。1928年直属广西省。

②北宋皇祐间置,属邕州横山砦。治所在今广西田东县东南思林镇东。元属田州路。明属上映州。明末废。清顺治十八年(1661)复置,属思恩府。迁治今田东县东南思林镇南。清光绪二年(1876)属百色直隶厅。1918年改为思林县。


(1)古旧县名。北宋皇祐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田东县东南思林东、右江南岸。明末废。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复置,迁治今田东县东南思林南、右江南岸。1926年改思林县。(2)今县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南部、大明山东麓。属南宁市。面积1876平方千米。人口45.5万,79.8%壮族。辖7镇、6乡。县人民政府驻大丰镇。因原县治处上林县在上林洞口,故名。《元和郡县志》上林县:“武德四年分置上林洞口,因以为名。”隋为领方县地。唐武德四年(621年)置上林、无虞二县,先后为南方州、澄州治。北宋开宝五年(972年)废无虞县并入上林县(故治在今县南),属邕州。端拱三年(990年)改属宾州。明属柳州府,万历间徙大丰镇,即今治。清雍正三年(1725年)属宾州,十二年(1734年)属思恩府。1913年属邕南道,1914年属南宁道。1926年废道属广西省。1949年属武鸣专区,1951年属南宁专区。1952年属桂西僮族自治区宾阳专区,1953年为桂西僮族自治区直属县,1956年为桂西僮族自治州直属县。1957年属邕宁专区。1958年与宾阳县合并称宾林县,属南宁专区。1959年复置上林县。1971年属南宁地区。2002年属南宁市。地处桂中盆地边缘,西部大明山,中北部及东部为喀斯特石山,间有谷地、丘陵,中南部和东南部为河谷平原和丘陵。清水河及其支流流经境内。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以稻、玉米、甘蔗、薯类、花生为主。矿产有煤、金、锰、铁、滑石、大理石等。工业有水泥、制糖、化工、食品、发电、矿粉、制茶和采煤。公路通马山、忻城、宾阳等地。名胜古迹有智城碑、六合坚固大宅颂碑和大明山、大龙洞水库景区。


猜你喜欢

  • 平寿县

    西汉置,属北海郡。治所在今山东潍坊市西南。东汉属北海国。《后汉书·张步传》:张步为耿弇所败, 自剧“退保平寿”,即此。西晋为北海国治。北魏为北海郡治。北齐废。唐武德二年(619)复置,属潍州。六年(6

  • 宿

    古国名。风姓。相传为太暤之后。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南宿城。《春秋》: 隐公元年 (前722),鲁“及宋人盟于宿”。又庄公十年 (前684),“宋人迁宿”,皆此。后入齐为无盐邑。(1)古国名。春秋小国。风姓

  • 鸡公背山

    在今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西。《清一统志·安顺府》:鸡公背山“在永宁州(治今永宁镇)东,与关索岭对峙。《(贵州)通志》:亦名鸡公背坡。形如鸡背,下临溪涧,山路艰险,往来者视为畏途”。

  • 望平县

    ①西汉置,属辽东郡。治所在今辽宁新民市东南大古城子。三国魏改属玄菟郡。《水经·大辽水注》: 辽水 “自塞外东流,直辽东之望平县西,王莽之长说也。屈而西南流,径襄平县故城西”。西晋后废。②北燕侨置,属建

  • 观兵台

    在今河南孟津县东。《方舆纪要》卷48孟津县:“相传武王观兵于此。一名选将台。”

  • 春秋齐邑。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管子·小匡》:“筑五鹿、中牟、邺,盖与社丘以卫诸夏之地。”战国属魏。《史记·魏世家》:文侯二十五年(前421),“任西门豹守邺,而河内称治”。《水经·浊漳水注》:“

  • 南因镇

    即今河北元氏县东北十八里南因镇。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50元氏县图: 东北有南因镇。在河北省元氏县东部。面积40.2平方千米。人口3.4万。镇人民政府驻南因,人口 5980。为县东北农贸中心。195

  • 洵阳坝

    即今陕西宁陕县东北旬阳坝镇。《清一统志·西安府三》: 洵阳坝汛 “在宁陕厅北一百四十里。嘉庆十九年设把总分防”。

  • 珠玉溪

    在今四川蓬溪县西南七十里。《寰宇记》卷87青石县: “珠玉溪地有珠玉村,因名。” 《方舆纪要》 卷71蓬溪县: 珠玉溪 “在县西北七十里。昔时溪旁有珠玉村”。

  • 勒得山

    当今内蒙古扎鲁特旗西北之罕山。《辽史·地理志》 头下军州: “宁州,本大贺氏勒得山。”大贺氏勒得王墓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