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下都

下都

①神话中指天帝在下界的都邑。《山海经·西山经》:“曰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郭璞注:“天帝都邑之在下者。”

②对首都而言,古称陪都为下都。西周都镐(今陕西长安县西北),成王营雒邑(今河南洛阳市王城公园一带)为下都。战国燕都蓟(今北京市北京城西南隅),昭王城武阳(今河北易县东南)为下都。北齐都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以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晋源镇)为下都。


(1)西周时称雒邑(今河南洛阳市)为下都。因相对首都镐而言,雒邑为陪都,故称下都。(2)战国时燕(都蓟)称武阳(今河北易县东南)为下都。(3)西晋永嘉末称建邺为下都。(4)北齐(都邺)以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晋源镇)为下都。


猜你喜欢

  • 清人城

    一名清阳亭。在今河南中牟县西。《水经·渠水注》: 清池水 “出清阳亭西南平地,东北流径清阳亭南,东流即故清人城也”。唐曾置清池县于此。

  • 褚庙冈

    在今江苏宝应县西。《清 一统志·扬州府》: 褚庙冈 “在宝应县西百里。东西六里,南北一里。旧筑大堰于此,以蓄洩白水塘之水”。在今江苏省洪泽县东南。旧有大堰,南宋嘉定六年(1213年)曾议修复此堰以蓄泄

  • 昫衍县

    西汉置,属北地郡。治所在今宁夏盐池县北柳杨堡乡张家场古城。《史记·匈奴传》: “岐、梁山、泾、漆之北有义渠、大荔、乌氏、朐衍之戎。”《括地志》: “盐州,古戎狄居之,即朐衍戎之地,秦北地郡也。” 东汉

  • 琅邪县

    ①亦作瑯邪县。秦置,为琅邪郡治。治所在今山东胶南市西南琅琊镇 (夏河城)。西汉属琅邪郡。东汉属琅邪国。西晋废。隋开皇十六年 (596)改置丰泉县。大业初复改琅邪县,属高密郡。唐武德初省。②北齐置,属高

  • 麦城

    在今湖北当阳市东南四十四里两河乡东北麦城村。《三国志·吴书·吴主传》:“关羽还当阳,西保麦城。”《水经·沮水注》:沮水“又南径麦城西”。即此。相传楚昭王所筑,在今湖北省当阳市东南沮、漳两水间。《三国志

  • 礼信水

    又名琴川水。在今江西上犹县西北一百五十里。《清一统志·南安府》:礼信水“源出礼信乡石溪,东南至琴江口入益浆水(上犹江)”。

  • 泸定桥委员

    清宣统三年 (1911) 改泸定桥巡司置,属四川省。治所即今四川泸定县。1913年改为泸定县。

  • 简陵

    唐懿宗李漼的陵墓。在今陕西富平县西北。《新唐书·地理志》 富平县: “简陵在西北四十里。”宋敏求 《长安志》 卷19富平县: “懿宗简陵在县西北四十里紫金山会善、永闰两乡范村。封内四十里,下宫去陵七里

  • 涌 (湧) 泉郡

    西魏恭帝改西宕渠郡置,属新州。治所在涌泉县 (北周改为通井县。今四川射洪县东南洋溪镇附近)。《元和志》 卷33通泉县: “宋于此置西宕渠郡。后魏恭帝移于涌山,改名涌泉郡。” 辖境相当今四川射洪县地。隋

  • 长芦盐区

    在今天津市、河北省渤海沿岸,为北起山海关南至黄骅市盐场的总称。蒙古太宗二年(1230)始设河间税课所,置盐场。六年改立盐运司。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改立河间都转运司。盐场二十二。明初置北平河间盐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