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东兴镇

东兴镇

即今黑龙江省木兰县西北东兴镇。清设协领驻此。民国《呼兰府志》卷1:光绪二十六年(1900),“俄兵入犯,官民房舍焚毁无遗”。1928年于此设东兴设治局。1933年伪满改置东兴县。1949年并入木兰县。


(1)在黑龙江省木兰县北部、木兰达河上游。面积704平方千米。人口2.9万。镇人民政府驻西北村,人口 1.1 万。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设协领公署,1927年改东兴设治局,1933年改县。1947年改区。1956年改乡,1958年改公社,1980年改镇。镇东有香磨山水库。是县北部农副产品集散地。以林业为主,盛产红松、水曲柳、桦树,并产药材黄柏、刺五加等。森林铁路经此,公路通木兰、庆安等地。(2)在江苏省靖江市西南部,南濒长江。面积46平方千米。人口4.4万。镇人民政府驻东兴,人口 4000。镇以境内东兴圩得名。清嘉庆四年(1799年)至道光十四年(1834年),长江滩涨形成其地。道光三十年至同治十一年(1850—1872),靖江县衙因台风吹塌,县署曾移驻此镇。抗日战争期间,澄西县委、县民主政府机关,曾搬迁于此。1949年设东兴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乡,1992年置镇。2000年惠丰乡并入。主产稻、小麦、棉花。有电扇、机械、车锁、造纸、铝合金、电子元件、非标准件等厂。有公路经此。(3)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西南部、北仑河东北岸。与越南芒街隔河相望,并有国际桥连接。市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35平方千米。人口4.9万。镇人民政府驻教育路。因处北仑河东,为新兴城镇,故名。1950年设东兴市(县级),1952年改为第十区,1958年改设东兴公社。1975年置镇。1957—1979年为东兴各族自治县治,1996年起为东兴市治。境内有边境经济合作区、保税市场。手工业发达,有染织、石雕、芒编、家具、麻编等厂。市区整洁,有“北仑河畔卫生城”之称。抗日战争时期,曾是西南各省对外通商口岸。现辟为对外通商口岸。(4)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东部。面积410平方千米。人口2.3万,93%为壮族。镇人民政府驻达共,人口550。以东兴、西兴两村各取一字得名。1950年为环江县七区,1958年称火箭公社。1959年改称东兴公社,1962年改为区,1968年复为公社。1984年改乡,1999年置镇。产松、杉、稻、玉米、木薯、油桐、油茶。特产香菇、木耳、灵香草、香猪等。有林场和水电站。为山货集散地。河融公路经此。境内有烈士纪念碑。(5)在四川省荣县北部。面积57平方千米。人口 9800。镇人民政府驻东兴,人口300。因位于东川水东岸,名东川沟,清嘉靖年间以位居东川水东,寓“兴旺”之意更今名。1949年为东兴乡,1958年改东兴公社,1983年复名东兴乡,1995年置东兴镇。有制茶、制盐等业。为农贸集市。通公路。


猜你喜欢

  • 右北平郡

    战国燕置。秦治所在无终县(今天津市蓟县)。西汉移治平刚县(今辽宁凌源市西南)。辖境相当今河北承德、天津市蓟县以东(长城南滦河流域及其以东除外),辽宁大凌河上游以南,六股河以西地区。东汉移治土垠县(今河

  • 思政观

    北魏平城宫观。在今山西大同市附近。《魏书·汝阴王传》 载: 汝阴王天赐卒,“高祖哭于思政观”。

  • 州城郡

    南朝梁置,治所在今湖北仙桃市境。北周废入建兴县。

  • 西洋溪

    即今广东梅县东之西阳溪。《元和志》卷34程乡县:西阳水“在县南二十三里”。《方舆纪要》卷103程乡县:西洋溪“在县东南四十里九峰山下。源出明山,逆流而西,会于梅溪”。

  • 斗鸡台

    ①在今山西大同市旧城东。《资治通鉴》:唐乾符五年(878),“(李)克用帅其众趣云州……至城下, 众且万人, 屯于斗鸡台下。……(李)尽忠械(段)文楚等五人送斗鸡台下,克用令军土剐而食之,以骑践其骸”

  • 扶风郡

    ①三国魏改右扶风置,属雍州。治所在槐里县(今陕西兴平市东南十里)。辖境相当今陕西麟游、乾县以西及秦岭以北地区。西晋泰始三年(267)迁治池阳县(今泾阳县西北)。其后辖境屡有增减。北魏初移治好畤县(今乾

  • 下里

    在今印度喀拉拉邦之坎纳诺尔一带。即《郑和航海图》之歇立。元汪大渊《岛夷志略》:“下里,国居小㖵喃古里佛之中,又名小港口。山旷而原平,地方数千里。”

  • 广武

    城名。在今河南荥阳市东北广武山上。《史记·项羽本纪》:汉王四年(前203),汉王“引兵渡河,复取城皋,军广武,就敖仓食。项王……与汉俱临广武而军,相守数月”。《集解》:“孟康曰:‘于荥阳筑两城相对为广

  • 华阳河

    在今湖北枣阳市东南。《方舆纪要》卷79枣阳市:华阳河“在县南四十里。源出武王山,西流入白河”。

  • 静海县

    ①五代周显德五年 (958) 置,为通州治。治所即今江苏南通市。北宋天圣元年 (1023) 为崇州治。明道二年 (1033) 复为通州治。元至元十五年 (1278) 为通州路治,后复为通州治。明洪武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