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中牟县

中牟县

西汉置,属河南郡。治所在今河南中牟县东。西晋属荥阳郡。北魏太平真君八年(447)并入阳武县。景明元年(500)复置。东魏天平元年(534)为广武郡治。北周保定五年(565)移治圃田城(今河南郑州市东)。隋开皇初改为内牟县,开皇十八年(598)改为圃田县。唐武德三年(620)复改中牟县,为牟州治。仍还旧治。后属汴州。龙朔二年(662)改属郑州。五代梁属开封府,后唐属郑州,后晋属开封府。元属汴梁路。明属开封府,天顺中徙治今中牟县。民国初属河南开封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


在河南省中部、黄河南岸。属郑州市。面积1416平方千米。人口69.2万。辖11镇、11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春秋时郑邑,战国时为魏中牟邑。西汉置中牟县,治今址,属河南郡。《名胜志》:“牟山在县北五里,县以此名。”晋属荥阳郡。北魏太平真君八年(447年)废,景明初复置。东魏天平初为广武郡治。北周保定五年(565年)移治圃田城(今中牟县西)。隋开皇元年(581年)因避文帝杨坚之父杨忠讳,改名内牟县;十八年改名圃田县。大业二年(606年)又移治中牟城(今县东)。唐武德三年(620年)复名中牟县,并置牟州;四年废州,县属管州。五代梁属开封府。元属汴梁路。明天顺中移治今县。明、清属开封府。1913年属豫东道,1914年属开封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49年属陈留专区,1952年属郑州专区,1955年属开封专区,1969年属开封地区,1983年属郑州市。地处黄河中游南岸沙地平原区。贾鲁河、赵口总干渠流经本县。属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主产小麦、玉米、稻、花生,特产大蒜、西瓜闻名,多出口国外。北部多养殖黄河鲤鱼。有汽车制造、机械、造纸、化肥、食品、皮件、印刷、制药、食用油、建材等厂。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公路、310国道、郑永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战国梁惠王墓、汉末官渡之战遗址、宋代双塔等。


猜你喜欢

  • 子母山

    在今湖北钟祥市北。《方舆纪要》卷79安陆府钟祥县:子母山在“府北百里。有二十二峰,大小相接,环列如屏”。

  • 马容山

    在今云南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东北。《方舆纪要》卷116镇沅府禄谷寨长官司:马容山在“司(今河口)北八十里。高千余丈,盘亘数百里,石路狭隘,仅容一马”。

  • 蔡沟水

    即今河南博爱县南蒋沟,东流经获嘉、修武二县入沙河。《水经· 清水注》: 蔡沟水“上承州县北白马沟,东分谓之蔡沟,东会长明沟水”。

  • 荆南道

    1914年由鄂西道改置,属湖北省。治宜昌县 (今湖北宜昌市)。辖境相当今湖北荆沙、监利、石首以西,神农架、兴山、宜昌、枝江、荆沙市荆州区以南地区。1921年裁撤。1914年6月由鄂西道改名,治宜昌县(

  • 纳里速古儿孙

    元代对今西藏阿里三部译名。辖境相当今西藏阿里地区及克什米尔东部地区。《元史·世祖纪十四》:至元二十九年(1292)九月,“从宣政院言,置乌思藏纳里速古儿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

  • 咸欢 (驩) 县

    亦作咸懽县。西汉置,属九真郡。治所在今越南义静省演州西。三国吴属九德郡。隋属日南郡。唐武德五年 (622) 为懽州治,贞观元年(627) 为演州治,十六年 (642) 属懽州,天宝二年(742) 改为

  • 梁山集

    明置梁山集巡司,属寿张县。治所即今山东梁山县。清乾隆三十一年 (1766) 裁。1949年于此置梁山县。

  • 龙场驿

    明置,即今贵州修文县。《明史·王守仁传》:“正德元年冬,刘瑾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即此。在今贵州省修文县。明正德初王阳明贬谪为龙场驿丞,即此。

  • 溵州

    唐建中二年 (758) 置,治所在郾城县 (今河南郾城县)。辖境相当今河南漯河市及郾城、临颍、商水等县地。贞元二年 (786) 废。元和十二年(817) 复置,长庆元年 (821) 废。唐建中二年(7

  • 高淳县

    明弘治四年 (1491) 以溧水县高淳镇置,属应天府。治所即今江苏高淳县。清属江宁府。民国初属江苏金陵道。1927年直属江苏省。在江苏省南京市南部,北临石臼湖,西南与安徽省接壤。属南京市。面积802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