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临颍县

临颍县

西汉置,属颍川郡。治所在今河南临颍县北十四里固厢乡。隋大业四年 (608) 移治今临颍县。唐属许州。北宋属颍昌府。金属许州。清属许州直隶州。民国初属河南开封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


(1)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河南省临颍县西北,属颍川郡。隋大业四年(608年)移治今县。(2)今县名。在河南省中部。属漯河市。面积821平方千米。人口71.4万。辖9镇、6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西汉置临颍县,治今临颍县西北,属颍川郡。《寰宇通志》:临颍县“以在颍水之上,故名”。隋属许州,大业四年(608年)因县城毁于洪水,县治南迁15里至今临颍县城。唐建中二年(781年)属溵州,贞元二年(786年)属许州。宋属颍昌府。金、元、明、清属许州。1913年属豫东道,1914年属开封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49年属许昌专区,1969年属许昌地区,1986年属漯河市。地处黄淮洪积冲积平原,地势平坦,颍河及其支流新沟河、清潩河、枣祗河、五里河流经。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有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烟叶、蔬菜等,特产大蒜。工业有机械、化肥、酿酒、造纸、水泥、化工、食品加工等。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和襄西、许泌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曹丕接受汉献帝禅让的受禅碑、公卿将军上尊号奏碑、小商桥、杨再兴墓、文庙大成殿等。


猜你喜欢

  • 陡阳关

    即斗焰关。在今安徽和县西北四十里。《方舆纪要》 卷29和州: 斗焰关亦名陡阳关。“明初取和阳,遣张天祐等将奇兵出陡阳关”。又称斗焰关。在今安徽省和县西北斗焰山北。明初取和阳,遣张天祐出陡阳关进薄小西门

  • 保安寨

    在今福建浦城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97浦城县: 保安寨在 “县西北四十余里船山上。宋置”。

  • 曲先

    即苦叉。今新疆库车县。《元史·世祖纪》:至元十九年(1282)十一月,“分元帅綦公直军戍曲先”。即此。元贞元年(1295)置曲先塔林都元帅府于此。后属察合台汗国。

  • 叠藏河

    即今甘肃岷县南迭藏河,为洮河支流。《方舆纪要》 卷60岷州卫: 叠藏河 “在卫城东门外,源出分水岭,下流入于洮河”。

  • 湍县

    南朝陈置,属汉阳郡。治所在今湖北黄陂县西南。隋废。

  • 东王集

    即今安徽全椒县西东王乡。民国《全椒县志》卷1:东王集街“距城四十五里,街长不及半里,俱市肆”。

  • 谷里驿

    明置,即今贵州黔西县东南谷里镇。《清一统志·大定府》 “奢香驿”条:“又东五十里为水西驿,又东五十里为谷里驿。”“谷里”系彝语音译,意为供粮的地方。

  • 邵镇

    即今河南上蔡县南二十二里邵店乡。清尹耕云《豫军纪略》卷12:同治五年五月二十八日,“追及于邵镇,张总愚突引大股回扑”。

  • 少室阙

    在今河南登封市西十二里少室山下的邢家铺村。约建于东汉元初五年至延光二年(118—123)之间。是汉代少室山庙前的神道阙,与太室阙、启母阙并称“中岳汉三阙”。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河南省

  • 朱口寨

    南宋绍兴五年(1135)置,属泰宁县。即今福建泰宁县东北朱口镇。元置有巡司,寻废。清初为朱口墟。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置,即今福建省泰宁县东北朱口。元于此置巡检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