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堂镇铺
即今湖北云梦县北十六里义堂镇。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云梦县北有义堂镇铺。
即今湖北云梦县北十六里义堂镇。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云梦县北有义堂镇铺。
秦置,属会稽郡。治所在今江苏丹徒市东南十八里丹徒镇。《元和志》卷25润州丹徒县:“初,秦以其地有王气,始皇遣赭衣徒三千人凿长陇,故名丹徒。”东汉属吴郡。三国吴嘉禾三年(234)改为武进县。西晋太康二年
①在今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东。势极高峻,周围百余里。为滇黔通道。上有关索庙。据明王士性《黔志》:“关索岭,贵州极高峻之山,上设重关,挂索以引行人,故名关索。”另据《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一》 说:“
即今湖南辰溪县东南七十六里黄溪口镇。清置巡司于此。在湖南省辰溪县东南部、沅江东岸。面积61.3平方千米。人口1.7万。镇人民政府驻黄溪口,人口2000。以地处黄溪入沅江处得名。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
又名郑镇。即今河北故城县治。清于此置巡司。1945年故城县迁治于此。
在今广东顺德市北大洲村。清时紫泥巡司驻此。
西汉置,为常山郡治。治所在今河北元氏县西北十五里故城。《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建武初,“光武北击尤来、大抢、五幡于元氏,至右北平,连破之”。即此。魏、晋属赵国。北魏属赵郡。北齐废。隋开皇六年(586)
亦称 “栈阁”、“阁道”。我国古代在今陕、甘、川、滇诸省境内山岩险壁上凿孔架桥连阁而成的一种道路,是当时西南地区的交通要道。战国时开始修建。《战国策·秦策》: “栈道千里,通于蜀、汉。”《汉书·张良传
在今甘肃康县东北云台镇(白马关)东五里。明属阶州,设巡司于此。
即今广东仁化县东北扶溪镇。明、清置巡司于此。
①唐开元四年 (716) 改蒲城县置,属京兆府。治所即今陕西蒲城县。以奉祀睿宗陵墓,故名。天祐三年 (906) 改属同州。五代唐还属雍州。后周属京兆府。北宋初属同州,开宝四年 (971) 复名蒲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