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义阳县

义阳县

①三国魏文帝置,为义阳郡治。治所在今河南信阳县西北。后废。西晋初复置,属义阳郡。后废。南朝宋孝建三年(456)复置。南齐属北义阳郡。北魏正始元年(504)属义阳郡。隋开皇初废。

②南朝梁普通六年(525)置,为义阳郡治。治所在今四川巴中市西南恩阳镇。《寰宇记》卷139恩阳县:“义阳县因界内山为名。”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为恩阳县。

③南朝梁置,属白马义阳郡。治所在今四川苍溪县东北元坝镇。隋开皇初废入奉国县。

④南朝梁置,为北江州义阳郡治。治所在鹿城关(今湖北黄陂县北七十里木兰山北)。隋废。

⑤北魏永安三年(530)置,属城阳郡。治所在今河南正阳县北。东魏属义阳郡。北齐废。

⑥隋开皇初改平阳县置,为申州治。治所在今河南信阳市。大业初为义阳郡治。唐武德四年(621)为申州治。北宋开宝九年(976)为义阳军治。太平兴国元年(976)改为信阳县。


古县名。(1)南朝梁普通六年(525年)析阆中县置,治今四川省巴中市西南恩阳镇。为义阳郡治。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恩阳县。(2)三国魏以平氏县义阳乡置,治今河南省信阳市西北。属义阳郡。西晋太康后废。南朝宋孝建三年(456年)复置。隋开皇初废。三年(583年)复改平阳县置,治今河南省信阳市南。为义阳郡治。唐为申州治。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改信阳县。


猜你喜欢

  • 思管镇

    在今广西融安县南沙子乡北三睦墟。旧属融县。明、清置巡司于此。古镇名。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东南思管。明、清时于此置巡检司。

  • 斜川

    在今江西都昌县附近。晋陶渊明有 《游斜川》 诗并序。

  • 太子城

    在今河北崇礼县东南。据民国《张北县北》卷2:太子城“在县城东南一百八十里……旧时相传城为秦筑,以居太子扶苏者”,此诞妄,不可信。

  • 南宕州

    唐武德四年 (621) 置,治所在南昌县(今广西博白县东南),贞观初移定川县 (今广西玉林市西南)。辖境相当今广东茂名市及广西电白、高州、吴川等市县地,贞观八年 (634) 改为潘州。唐武德四年(62

  • 土桥溪

    在今湖南泸溪县南。《方舆纪要》卷81卢溪县:“土桥溪在县南六十里。其相近者又有浦溪。”

  • 洮昂铁路

    亦称齐洮铁路。自奉天洮南县 (今吉林洮安县) 至黑龙江齐齐哈尔西南昂昂溪附近的三间房。长约220公里。1925年动工修筑,次年建成。今为平齐线的一段。

  • 布尔根河设治局

    1919年置,属新疆阿山道。治所在今蒙古国科布多南布尔干。1920年改设县佐。1924年改为布尔根县。

  • 吉水镇

    即急水镇。在今安徽望江县南三里吉水。明置急水镇巡司于此。在广东省廉江市中东部。面积113平方千米。人口6.6万。镇人民政府驻吉水圩,人口 6500。明末清初建,因九洲江经此流急,原称急水。清光绪年间取

  • 阿者迷河卫

    明永乐六年(1408)置,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黑龙江省铁力市北依吉密河流域。后废。明永乐六年(1408年)置,治所今地不详。辖区约今黑龙江省呼兰河支流额依集密河流域。后废。

  • 臭水场

    亦名安兴场。即今四川安县西南秀水镇。以臭水所经为名。清嘉庆 《安县志》 卷11: 安兴场“即臭水场,城西南五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