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西长官司
明洪武五年 (1372) 改乖西府置,属贵州宣慰司。治所在今贵州开阳县西北。后废。永乐元年 (1403) 复置,属贵州都司。清乾隆年间废。
明洪武五年(1372年)改乖西府置,治今贵州省开阳县西北。辖境约相当今开阳县及其附近一带。后废。永乐元年(1403年)复置。清乾隆间废。
明洪武五年 (1372) 改乖西府置,属贵州宣慰司。治所在今贵州开阳县西北。后废。永乐元年 (1403) 复置,属贵州都司。清乾隆年间废。
明洪武五年(1372年)改乖西府置,治今贵州省开阳县西北。辖境约相当今开阳县及其附近一带。后废。永乐元年(1403年)复置。清乾隆间废。
在今浙江富阳市西南。《方舆纪要》 卷90富阳县: 富春江,“ (县) 西南五十里有桐洲,以上接桐江而名,尾入孙洲”。《清一统志·杭州府一》: 桐洲 “有濑,世传为子陵垂钓处”。
①在今陕西定边县北五十步长城口。《明史·王崇古传》:隆庆三年(1569),鞑靼“吉能犯边,为防秋兵所遏,移营白城子。(雷)龙等出花马池、长城关与战,大败之”。即此。②又名东关门。明嘉靖十年(1531)
明洪武初置,属广南府。在今云南师宗县东南南岩。
即今河北卢龙县东三十四里双望镇。明设堡,为出山海关孔道。清为驿站。《方舆纪要》卷17卢龙县:双望堡“嘉靖三十八年,蒙古入犯至双望堡”。即此。即今河北省卢龙县东双望。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蒙古入犯
①北宋置,属彭水县。在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东八十里。②亦作渰井镇。北宋置,属临江县。在今四川忠县东北二十五里㽏井镇。③即今甘肃漳县西南盐井乡。《元和志》 卷39鄣县: “盐井,在县
即今广东花都市 (新华镇) 西南炭步镇。清设水西巡司于此。
辽置,属祖州。治所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西南石房子村。金废。古县名。契丹阿保机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西南石房子村。与咸宁县同为祖州治,辖州城东偏。金废。
又名横水、龙门水。即今河北赤城县南红河。《汉书·地理志》 上谷郡且居县:“阳乐水出东南,入沽。”《水经·沽水注》:鹊谷水“有二源,南即阳乐水也,出且居县。《地理志》曰,水出县东南,流径大翮山、小翮山北
在今云南华宁县北。《方舆纪要》 卷115宁州: “碧玉峰在州北五十里。岩石磷磷,下瞰澂江府之抚仙湖,波光涵浸,如碧玉然。一名石钟岩,以有石如悬钟也。”
即今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东北、四子王旗西北之腾格日淖日。清张穆《蒙古游牧记》卷5:喀尔喀右翼部“牧地有爱布哈河,塔尔浑河,合流猪为阿勒坦托辉诺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