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仙庙
又称二仙观。在今山西晋城市东南二十五里太行山中峰下。始建于宋大观元年(1107),至政和七年(1117)建成。现存东西配殿、正殿及左右各跨垛殿等。殿内木制“天宫壁藏”,雕刻精致,金碧辉煌。后槽的仙台上塑二仙姑泥像,两侧立胁侍四尊,眉目清秀,身材修长,为宋塑中的佳作。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又称二仙观。在今山西晋城市东南二十五里太行山中峰下。始建于宋大观元年(1107),至政和七年(1117)建成。现存东西配殿、正殿及左右各跨垛殿等。殿内木制“天宫壁藏”,雕刻精致,金碧辉煌。后槽的仙台上塑二仙姑泥像,两侧立胁侍四尊,眉目清秀,身材修长,为宋塑中的佳作。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即今甘肃迭部县东北二百零六里腊子乡北腊子口。为岷山支脉迭山上隘口,长三十余里,宽8米,高500米,腊子口河流贯其间。1935年9月,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粉碎国民党军的阻截,突破天险,胜利北上。史称腊子
1914年由原黑河道的瑷珲、呼玛两县、漠河设治局及前兴东道的萝北县置,属黑龙江省。治瑷珲县 (今黑龙江黑河市南爱辉镇)。辖境约当今黑龙江省小兴安岭、梧桐河以东,松花江北岸及伊勒呼里山以北大兴安岭地区。
明初改元斡孙站置,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西侧。明《辽东志》卷9:海西东水陆城站有狗站“五速站”。后废。
在今黑龙江省呼兰县西南对青山镇。《清史稿·地理志》呼兰府:“西南东清铁路对青山车站,南六十里至哈尔滨。”
即今湖北麻城市西南宋埠镇。《清一统志·黄州府二》:宋埠市“在麻城县西南六十里,滨河,为水陆要冲”。民国置县佐于此。
在今四川德昌县东南小高乡。清嘉庆《四川通志》卷89西昌县:小高桥铺“在县南一百三十里”。
即今湖北黄州市东北九十七里但店镇。清置巡司于此。在湖北省团风县东北部。面积129平方千米。人口5万。镇人民政府驻但店,人口 3360。清代但姓人在此开店,故名但店。1951年为第十区,1952年更名为
清乾隆年间置,在今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东格根河南。清徐松 《西域水道记》 卷4: “盐池口水西流四五十里,经格根卡伦北。格根,明也。见《元史语解》。格根卡伦东南距鄂尔果珠勒卡伦七十里。”
1937年以卓尼土司辖地置,属甘肃省。治所即今甘肃卓尼县。1950年改为卓尼自治区。1953年设卓尼县。以清卓尼土司而得名。1939年由卓尼土司辖地改置,治卓尼(今甘肃卓尼县柳林镇)。1950年升卓尼
北宋置,属镇戎军乾兴砦。在今宁夏固原县东北。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