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五华县

五华县

1914年改长乐县置,属广东潮循道。治所在今广东五华县西北华城镇。以县北五华山为名。1920年直属广东省。1952年迁治水寨镇(今五华县)。


在广东省东部、梅州市西南,梅江上游。属梅州市。面积 3220 平方千米。人口119.5万。辖30镇。县人民政府驻水寨镇。初名长乐,据传南越王赵佗曾在旧治华城筑长乐台得名。后因华城北有五华山而得名五华。东晋后为东官郡兴宁县地。北宋熙宁四年(1071年)析置长乐县,治华城,属循州。元仍之。明属惠州府。清初仍之,雍正十一年(1733年)改属嘉应直隶州。1914年因与福建长乐县重名,改五华县。1914年属潮循道。1920年属广东省。1949年属兴梅专区。1952年属粤东行政区,县治由华城迁水寨。1956年属汕头专区,1965年属梅县专区,1970年属梅县地区,1988年改属梅州市。地处梅江及其支流五华河上游谷地。地势周高中低,西部的七目嶂海拔1318米,是县最高峰。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中部偏东多丘陵广谷,谷中有小片平地。主产稻,并产甘薯、木薯、烟草、花生、大豆、黄麻、甘蔗、水果等。特产长乐烧酒、华城细核荔枝、全和杨桃、双华板栗、棉洋桃驳果等。富萤石,并有钨、钼、锡、铅、锌、钾长石、煤等矿。工业有机械、建材、食品、冶金、电力、林化、工艺品等厂。铁器、石雕、木刻、竹器编织等工艺有名。广梅汕铁路横贯县北,205国道和惠水、华五、华中、安前等公路纵横县境。琴江在水寨以下可通航。古迹有长乐学宫、狮雄山塔、英烈庙等。


猜你喜欢

  • 朱家庄

    在今天津市宝坻县西。《方舆纪要》卷11宝坻县:朱家庄“在县西十里。又西十里有崔家庄,皆当往来通道”。

  • 神池口

    即今山西神池县。明置巡司于此。

  • 地坝副长官司

    明永乐初置,属酉阳宣抚司。治所在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南一百里。清雍正十二年(1734)属黔彭厅。乾隆元年(1736)废。

  • 阳洞砦

    在今湖南新宁县西。《方舆纪要》卷81新宁县:“阳洞砦在县西。《志》云,武冈有阳洞蛮,与广西全州延洞蛮接,即其地也。”

  • 迎春桥

    在今四川双流县东。清嘉庆《四川通志》卷31双流县:迎春桥,“《县志》:在县东二里。省南冲衢。北源新开河,南合杨柳河。乾隆七年重修”。

  • 诚州

    五代时蛮置,治所在今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东。北宋初为羁縻州。元丰四年 (1081) 仍置诚州,迁治今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六年 (1083) 移治渠阳县 (今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渠水东岸)。辖境相当今湖南会

  • 临津关

    ①隋改临津城置,即今甘肃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西北大河家。《隋书·炀帝纪》:大业五年 (609),炀帝西击吐谷浑,“出临津关,渡黄河,至西北,陈兵讲武”。即此。②在今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东黄河

  • 太池县

    蒙古宪宗六年(1256)置太池千户,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太池县,属宜良州。治所即今云南宜良县西北二十四里汤池镇。二十一年(1284)后废入宜良县。

  • 咸阳郡

    十六国前秦皇始二年 (352) 置,治所在长陵城 (今陕西咸阳市东北三十里怡魏村附近)。北魏太和二十年 (496) 迁治池阳县 (今陕西泾阳县西北二里),属雍州。辖境相当今陕西咸阳市及泾阳、礼泉县地。

  • 铜泉山

    在今广西宾阳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109宾州: 铜泉山 “在州 (治今新宾镇) 东北十七里。下有泉,尝出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