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宁镇
北宋嘉祐八年 (1063) 废信宁县置,属彭水县。在今四川武隆县东南江口镇。明置巡司于此。
北宋嘉祐八年 (1063) 废信宁县置,属彭水县。在今四川武隆县东南江口镇。明置巡司于此。
即吾儿峪。在今山西黎城县东北太行山口。《资治通鉴》:五代晋天福元年(936),赵德钧“乃自吴儿谷趣潞州”。胡三省注:“吴儿谷在潞州黎城东北、涉县西南。”在今山西省黎城县东北太行山口。《资治通鉴》:五代
在今浙江绍兴县东。《水经·渐江水注》:“(寒) 溪之北有郑公泉,泉方数丈,冬温夏凉,汉太尉郑弘宿居潭侧,因以名泉。” 《舆地纪胜》 卷10绍兴府: 郑公泉 “在会稽五云乡,去葛仙翁钓矶为近,以郑弘得名
①即今江西宜黄县西南五十六里黄陂镇。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2抚州府宜黄县: 西南有“黄陂”。②即今广东兴宁市东北六十里黄陂镇。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 兴宁县图: 东北有黄坡墟。
在今河北景县东北。清末太平军将领林凤祥与清军僧格林沁部激战于此。(1)古镇名。在今河北省东光县南。清末太平军将领林凤祥与清军僧格林沁部激战于此。(2)今镇名。在广东省徐闻县西部沿海。面积46平方千米。
在今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前旗东北、兴和县西北。《清一统志·察哈尔·正黄旗》:兆哈河“在旗东南六十里。源出平地,南流会乌尔古河……西北入怀安县界,为东洋河”。
①又名秦山、秦皇山。在今上海市金山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24松江府华亭县: 秦望山 “相传秦始皇登此山望海,亦曰秦驻山。山南有洞甚深邃; 又有坑,产白垩”。②在今江苏江阴市西南。《舆地纪胜》 卷9江
即大野泽。在今山东巨野县北。《史记·彭越列传》:彭越“常渔巨野泽中”,即此。
即曷撒罕关。又称哈思罕关。金以辽苏州关改名,即今辽宁大连市北南关岭。《金史·地理志》曷苏馆路:“有化成关, 国言曰曷撒罕关。”金以辽苏州关改名,“国语曰曷撒罕关”(《金史·地理志》)。在今辽宁省大连市
即今安徽蚌埠市东长淮镇。《明史·地理志》凤阳县:“西北有长淮关,洪武六年置长淮卫于此。”《方舆纪要》卷21凤阳府:“长淮关在府西北三十里,地名粉团州,长淮卫置于此。”
唐显庆元年(656)置,属悉州。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元和志》卷32悉州识臼县:“地名识臼,因之为名。”天宝元年(742)改为昭德县。古县名。唐置,治今四川省黑水县东南。属悉州。广德后地入吐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