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江
一名上饶江。在今江西东部。《清一统志·广信府一》: 上饶江 “在府城南。一名信河。源出玉山县怀玉山,西流径上饶、铅山、弋阳、贵溪四县入饶州府安仁县界”。下流入鄱阳湖。
又称上饶江、余水。鄱阳湖水系五大河流之一。在江西省东北部。源出玉山县怀玉山,西南流经上饶、铅山、弋阳、贵溪等市县,至鹰潭市折向西北,下游在大溪渡分两支:西支由余干县瑞洪附近入鄱阳湖;北支在鄱阳县境与鄱江汇合后入鄱阳湖。长312千米,流域面积1.59万平方千米。主要支流有丰溪、饶北河、铅山河、白塔河、须溪等。玉山以下可通航。
一名上饶江。在今江西东部。《清一统志·广信府一》: 上饶江 “在府城南。一名信河。源出玉山县怀玉山,西流径上饶、铅山、弋阳、贵溪四县入饶州府安仁县界”。下流入鄱阳湖。
又称上饶江、余水。鄱阳湖水系五大河流之一。在江西省东北部。源出玉山县怀玉山,西南流经上饶、铅山、弋阳、贵溪等市县,至鹰潭市折向西北,下游在大溪渡分两支:西支由余干县瑞洪附近入鄱阳湖;北支在鄱阳县境与鄱江汇合后入鄱阳湖。长312千米,流域面积1.59万平方千米。主要支流有丰溪、饶北河、铅山河、白塔河、须溪等。玉山以下可通航。
即今安徽广德县东北七十里五峰岩。《明一统志》卷17广德州:五花岩山“在州城北七十里。横列五峰,高三百丈许。最高峰顶有白佛祠,石壁上刊天宝年号”。
在今江苏无锡县东十二里鸭城桥。《寰宇记》卷92无锡县 “鸭城” 条引 《舆地志》云: “鸭城,东吴王牧凫鸭之处,即此也。”
西晋、北魏时期易水 (今河北徐水县西北之瀑河) 流径武遂一段之俗称。《资治通鉴》: 东晋咸康六年 (340),前燕慕容皝率军袭击后赵石虎,“燕兵进破武遂津,入高阳,所至焚掠积聚,略三万余家而去”。遂,
①在四川成都市东南三十里。明属华阳县,置巡司于此。②在今四川合川市东十里钓鱼山城。《元史·宪宗纪》:九年(1259),“六月丁巳,汪田哥复选兵夜登外城马军寨,杀寨主及守城者”。即此。
在今广东番禺市东南。清光绪 《广东图说》 卷1香山县: “焦门山又名求雨山,上有炮台,东临东莞县。” 清设把总驻守。
西汉置,属东海郡。治所在今江苏灌云县东南二十里。东汉属广陵郡。西晋废。东魏武定七年(549) 复置,属海西郡。北齐又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江苏省灌南县东南,属东海郡。西晋废。东魏武定七年(549年)
①清代皇陵。在今河北遵化市西七十里昌瑞山。因位于京师之东,与易县另一清帝之陵西陵相对应,故名东陵。东陵有孝陵(顺治)、景陵(康熙)、裕陵(乾隆)、定陵(咸丰)、惠陵(同治)五座帝陵以及慈禧等后妃公主陵
即今河北魏县东南三十里双井镇。《方舆纪要》卷16魏县:“又有双井镇,即双井渡,漳卫合流之冲。”(1)在河北省魏县中南部。面积47.6平方千米。人口3.9万。镇人民政府驻双井,人口5460。以两口古井得
①明建小孙家,清改名中村。即今山东龙口市东十四里中村镇。洪宪元年(1916) 《最新大中华帝国道县形势图》:黄县西北龙口东有中村。②即今山东招远市西北金岭镇。清道光《招远县志》卷3《坊市》:中村集“在
即今安徽涡阳县东北六十里丹城集。《魏书·地形志中》: 临涣郡丹城县 “治费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