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刺海路
元改西夏黑山威福监军司置,治所在兀剌海城(今内蒙古乌拉特后旗西南狼山隘口)。明初废。
元改西夏黑山威福监军司置,治所在兀剌海城(今内蒙古乌拉特后旗西南狼山隘口)。明初废。
金升威戎堡城置,属德顺州。治所即今甘肃静宁县南四十里威戎镇。后废。古县名。金升北宋威戎堡置,治今甘肃省静宁县东南威戎镇。属德顺州。后废。
清置,属平和县。即今福建平和县西南安厚圩。因圩场设在文殊庵后而得名。清时有把总驻守。
即今山东苍山县西三十里尚岩乡。旧属临沂。民国 《临沂县志》 舆图: 县西南有尚岩。
即元塔鲁站。在今吉林大安市西北洮儿河南。明 《辽东志》 卷9: 海西西陆路有 “洮儿河”站。后废。
即今云南永胜县东南仁和镇。1913年改为仁里,设县佐于此。1988年改为仁和镇。
即梁榆水,今山西和顺县南梁余河。《方舆纪要》 卷43和顺县: “榆水在县西。”
在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西南。有古代寺院遗址。
在今台湾省南投县东南,与花莲县交界处。海拔3770米。山东南约五里,海拔约3280米处有一小池。据传清光绪间总兵吴光亮率军开山筑路时用此水,名大水窟,后以水池名山。在台湾省南投县东南、与花莲县交界处,
在今福建长乐市东六十里壶井山南。《方舆纪要》卷96长乐县“壶井山”条:“又有王母礁,在壶井山南。二礁对峙海中。宋末,杨妃负广王、益王,航海时经此。”
亦作蒲渡河场。即今四川綦江县东南蒲河镇。清同治 《綦江县志》 卷1: 蒲渡河在 “南七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