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关山镇

关山镇

①北宋置,属东阿县。在今山东东阿县西南关山。

②即今陕西西安市东北阎良区关山镇。《清一统志·西安府三》:关山镇“旧名上寨,地界临潼、渭南、蒲城、富平四县之交。明万历初改为镇,筑城,移西安府同知驻此。后裁。本朝设县丞驻此”。民国初置县佐。


(1)在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东部。面积85平方千米。人口4.9万。镇人民政府驻关山街,人口 4100。相传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八王赵德芳避京师嫌居此筑城,以处蒲城、富平、临潼、渭南四县界要冲得名关山。明万历初设镇,移西安府同知驻此。清设临潼县丞署。1962年设关山公社,1984年改乡,1996年设镇。产小麦、玉米、棉花、蔬菜、渭北甜瓜、西瓜、辣椒。有罐头、棉绒加工、磷肥、水泥、农机等厂。为阎关公路终点。西延铁路经此。(2)在台湾省台东县中北部。面积68.9平方千米。人口1.2万。原为高山族阿美人聚居地。清光绪年间闽粤移由本省西部入垦,分属台东直隶州新乡和埤南抚垦局。日占初期设里垅区,属台东厅;后改为关山庄。1945年光复后度里垅镇,1954年改现名。地处台东纵谷平原,新武吕溪流经境内。产稻、蔬菜、花生及菠萝、柑橘等。花东铁路、9号省道并行纵贯南北。20号省道在北端连接9号省道。


猜你喜欢

  • 阴平桥

    在今甘肃文县南门外白水江上。《三国志·蜀书·姜维传》:景耀六年(263),维表后主,“闻钟会治兵关中,欲规进取,宜并遣张翼、廖化督诸军分护阳安关口、阴平桥头以防未然”。即此。《水经·漾水注》:白水“又

  • 高门木城

    在今河南卢氏县东。《宋书·柳元景传》: 元嘉二十七年 (450) 伐魏,庞季明自赀谷入卢氏,“进达高门木城”。在今河南省卢氏县东。《宋书·柳元景传》:南朝宋元嘉二十七年(450年)伐魏,庞季明入卢氏,

  • 巴施山

    在今贵州施秉县东南。《方舆纪要》卷122施秉县:巴施山在“县东北二十五里。其山圆耸插天,状如卓笔”。

  • 和水

    一名和川水。即今四川天全县南之天全河。《明史·地理志》 天全六番招讨司: “南有和水,一名始阳河,亦名多功河。” 《方舆纪要》 卷73天全六番招讨使司: 和水在 “司南四十里。《胜览》 云: 源出蛮界

  • 怛没国

    即怛满国。唐西域国名。都城在今乌兹别克斯坦东南境阿姆河北岸铁尔梅兹。《新唐书·西域传下》: “怛满或曰怛没,东陀拔斯,南大食。……居乌浒河北平川中。兽多师子。西北与史接,以铁关为限。” 唐于此置姑墨州

  • 都匀府

    明弘治七年 (1494) 置,属贵州布政司。治所即今贵州都匀市。辖境相当今贵州都匀、凯里二市及麻江、平塘、独山三县和三都水族自治县地。1913年废。明弘治七年(1494年)置,治都匀卫(今贵州都匀市)

  • 景德镇

    ①北宋真宗景德中置,属浮梁县。即今江西景德镇市。为中国古代陶瓷业中心之一。素有 “瓷都” 之称。《方舆纪要》 卷85浮梁县: 景德镇 “水土宜陶。宋景德中置镇于此,因以景德为名”。旧与佛山、汉口、朱仙

  • 滦宁县

    1946年4月晋察冀革命根据地由滦县南部析置,治倴城 (今河北滦南县)。后裁撤。旧县名。1947年由滦县南部析置,治倴城(今河北滦南县驻地倴城镇)。撤销日期不详。

  • 接莆岭

    在今浙江乐清市北。《方舆纪要》卷94乐清县: 接莆岭在“县北六十里,道出太平县”。

  • 龙家集

    即今江苏睢宁县西北龙集乡。《清一统志·徐州府二》 “庙湾集”条下:龙家集“在县西北三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