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冈底斯山

冈底斯山

在今西藏西南部,和喜马拉雅山隔雅鲁藏布江河谷平行,西自狮泉河和噶尔藏布汇流处起,向东延伸,东接念青唐古拉山,长约二千余里。其主峰冈仁波齐峰,在阿里普兰县北。《清一统志·西藏》:“唐古特言冈底斯者,犹言众山水之根。”外人曾称之为“外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是印度洋水系和内流水系的分水岭。


在西藏自治区西南部。东西走向,南与喜马拉雅山平行,东接念青唐古拉山。山名藏语意为“众山之主”。《大清一统志》:“其山高五百五十余丈,周一百四十余里。四面峰峦陡绝,高出乎众山者百余丈。积雪如悬崖,皓然洁白,顶上百泉流注,至山麓,即伏流地下。”康熙帝曰:“梵书言四大水出于阿耨达山下,有阿耨达池,以今考之,意即冈底斯山是。唐古特言冈底斯者,犹言众山水之根,与释典之意相合。”又“以此处为天下之脊”。系褶皱断块山系,南侧陡峭,北侧较和缓。海拔约6000米。主峰冈仁波齐峰(6656米),藏语意为“雪的宝贝”,在普兰县玛旁雍错北,为著名佛教圣山。东段的冷布岗日(罗波峰,7095米)为其最高峰。青藏高原上的重要地理界线,南为藏南谷地,北为藏北高原,也是中国外流水系和内流水系的主要分水岭。


猜你喜欢

  • 礼州

    元至元十五年(1278)置,属建昌路。治所在今四川西昌市西北六十里礼州镇。辖境相当今四川西昌市北境及冕宁县南境。明洪武十五年(1382)属建昌府。二十七年(1394)废。元至元九年(1272年)平大理

  • 惊川州

    唐开元后置羁縻州,属雅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康定县境。北宋属雅州。后废。

  • 淛江

    即制江。淛与制同。又名浙江、渐江水。今浙江钱塘江、富春江。上游即源自皖南之新安江。即“渐江水”。

  • 洞房山

    在今广西博白县东。明万历 《广西通志》卷5博白县: 洞房山在 “县东十里。广七十里。下有洞乳,缀丹碧,丽若雕房”。

  • 博劳县

    南朝梁置,属梁寿郡。治所在今广西昭平县北三十二里。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属静州。九年 (626) 废入龙平县。古县名。南朝梁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昭平县北。隋属静州,大业初州、县并

  • 女遮谷

    在今甘肃兰州市东三十五里。《宋史·神宗纪三》:元丰四年(1081)“熙河经制李宪败夏人于西市新城,……又袭破于女遮谷,斩获甚众”。即此。

  • 小雷山

    即今浙江长兴县东太湖中之小雷山。《寰宇记》卷94湖州:具区“有三山,曰石公山、大雷山、小雷山”。《方舆纪要》卷91湖州府:小雷山“府北三十六里。《志》云:太湖中有大雷、小雷二山,相距六十里”。

  • 庙坝场

    即今四川富顺县北一百里庙坝镇。民国《富顺县志》 卷3: 庙坝场 “东距县一百里。东连隆邑,北接内江,东北极边,悬为一角”。

  • 孙夫人城

    在今湖北公安县西北。《舆地纪胜》卷65江陵府:孱陵故城又名孙夫人城“《元和郡县志》云,在公安县。相传此乃刘备妻孙夫人所筑。夫人,权之妹,疑备,故别作此城,不与备同住”。《方舆纪要》卷78公安县:孱陵城

  • 汾阴

    战国魏邑,在今山西万荣县西南庙前村北古城。《史记·秦本纪》:惠文君九年(前329),“渡河,取汾阴”,即此。西汉置汾阴县。古邑名。战国魏邑。以在汾水之阴得名。即今山西省万荣县荣河镇西南庙前村北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