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匡州

匡州

①唐武德六年(623)于绥福县境侨置,治所约在今陕西吴堡县西。贞观二年(628)省入延福县。《寰宇记》卷38谓匡州置于隋,后废。唐武德六年复置。

②唐贞观三年(629)改南云州置,治所在勃弄县(今云南弥渡县南二十里寅街)。辖境约当今云南弥渡县往西至怒江边。天宝后废。

③唐长安四年(704)置,治所在今内蒙古鄂托克旗南境。后废而复置。开元二十六年(738)改置宥州。


(1)唐武德二年(619年)置,治今陕西省吴堡县西北。属绥州总管府。辖境约当今陕西省米脂、吴堡等县部分地区。贞观二年(628年)废。(2)唐又曾于今云南省巍山彝族自治县境设匡州,辖境包括今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及南涧彝族自治县部分地区。


猜你喜欢

  • 归德镇

    金置,属长清县。即今山东长清县西南归德镇。(1)在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西部、黄河东岸。面积148.8平方千米。人口8万。镇人民政府驻归德,人口 4000。唐初高氏建村,以村中地形似乌龟背,名龟背庄;后拟

  • 士乡聚

    在今河南洛阳市东。《资治通鉴》:东汉建武元年(25),冯异与更始将武勃“战于士乡下,大破,斩勃”。《续汉书·郡国志》:河南尹雒阳县有士乡聚。在今河南省洛阳市魏晋洛阳故城东。《资治通鉴》:东汉建武元年(

  • 阿瓦巴特

    即今新疆疏附县东北阿瓦提乡。《清史稿·长龄传》:道光七年(1827)讨张格尔之乱,大战于沙布都尔,“又越二日,进剿阿瓦巴特,分三路掩来,俘斩二万有奇”。

  • 昭义军

    唐方镇名。又名泽潞。至德元年 (756)置泽潞沁节度使,治所在潞州 (今山西长治市)。辖境屡有变动,较长期领有泽、潞、沁三州,相当今山西霍山以东及河北涉县地。广德元年 (763) 又置相、卫六州节度使

  • 留坝厅

    清乾隆三十八年 (1773) 置,属汉中府。治所在今陕西留坝县西北柴关岭。嘉庆十三年(1808) 移治太平岭 (今留坝县治)。1913年改为留坝县。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置,治今陕西省留坝县东南。

  • 超华山

    在今福建顺昌县西北,北接邵武市界。《舆地纪胜》 卷133南剑州 《景物下》: 超华山 “在顺昌县西北五十里,有超华寺”。正德 《顺昌邑志》 卷1: 超华山 “在白水都。周围甚广,西北入邵武境。山之幽旷

  • 彭田港

    在今湖北石首市东三十里。《方舆纪要》 卷78石首县 “东山” 条下: 猎货山 “下有彭田港,宋时商贾舟楫往来贸易于此。水涨亦通洞庭”。

  • ①西周封国。姜姓。建都淳于。在今山东安丘市东北三十里。《春秋·桓公五年》:“冬,州公如曹。”《左传》作“淳于公如曹”。杜注:“淳于,州国所都。”春秋初为杞所灭,遂为杞都。②春秋国名。姬姓。在今湖北洪湖

  • 辉北县

    1929年改海龙县置,属辽宁省。治所即今吉林梅河口市东北海龙镇。1945年划归安东省。1947年复为海龙县。旧县名。晋冀鲁豫边区太行解放区设。1947年由河南省辉县北部析置。以位县北得名。1948年撤

  • 北硖山

    古称夹石山。在今安徽省桐城县北,与舒城交界处。《方舆纪要》卷26桐城县:北硖山在“县北六十里。有两岸相夹如关”。山南有北硖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