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礁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内,为北康暗沙中一暗礁。水深为4—11 米,最浅处为2.7米。1935年公布名称为破海马滩。1947年改名南安礁。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内,为北康暗沙中一暗礁。水深为4—11 米,最浅处为2.7米。1935年公布名称为破海马滩。1947年改名南安礁。
亦名蒙山、始阳山。在今四川芦山县东南,与雅安市接界。《寰宇记》 卷77名山县: 罗绳山“在县西五里。从蒙山西入芦山县,又北接邛州火井县”。《方舆纪要》 卷72芦山: 卢山 “其相接者曰始阳山,俗呼为罗
①在今天津市武清县西北城关镇东南。《方舆纪要》卷11武清县:正德中,刘六等于霸州起义,“官军击之于八里庄,败绩”。即此。②在今山东茌平县东南。清光绪中,义和拳首领朱红灯曾在此设立拳场,积极宣传灭洋主张
明洪武二十七年 (1394) 置,属四川行都司。治所在今四川西昌市。万历三年 (1575) 废入建昌卫。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置,治今四川省西昌市。属四川行都司。万历三年(1575年)废。
即昌黎县。治所在今辽宁义县。《续汉书 ·郡国志》 辽东属国: “昌辽故天辽,属辽西。”王先谦 《汉书补注》: “昌辽即昌黎,辽、黎双声变转。”
亦作鄢县。 即傿县。 东汉作 “县”, 属梁国。在今河南柘城县北三十里远襄乡。《续汉书·郡国志》 梁国: “, 故属陈留 (郡)。” 西
即今河南南召县西北三十六里马市坪乡。清尹耕云《豫军纪略》卷10:同治二年(1863)二月,“吴再升由二郎庙进屯南召之马市坪,在李青店之西北”。
1913年由陇南道改置,属甘肃省。治天水县 (今甘肃天水市)。辖境约当今甘肃武山、礼县、宕昌、舟曲、文县以东,通渭、秦安、清水以南地区。1927年废。1914年6月由陇南道改名,治天水县(今甘肃天水市
①即南金山。在今福建霞浦县南六十里。②即今广东台山市东南海中大襟岛。《清一统志·广州府》 “上川山”条:“相近有大金、小金二岛。”在上海市金山区东南部、杭州湾北侧海中。面积约0.3平方千米。与邻近的小
东汉建安初置,治所在长广县(今山东莱阳市东五十里)。旋废。西晋咸宁三年(277)复置,属青州。治所在不其县(今山东青岛市北)。辖境相当今山东青岛、莱阳、莱西、即墨诸市及海阳县地。北魏移治胶东城(今山东
唐室韦诸部落之一。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扎兰屯市南雅鲁河。《新唐书·室韦传》:塞曷支部“益东有和解部、乌罗护部、那礼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