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南康郡

南康郡

西晋太康三年 (282) 置,治所在雩都县(今江西于都县东北)。东晋永和五年 (349) 移治赣县 (今江西赣州市西南),义熙七年 (411) 徙治葛姥城 (今赣州市东北)。晋时辖境相当今江西南康、赣县、兴国、宁都以南地。南朝宋永初元年 (420) 改为南康国,南齐永明初复为南康郡。梁承圣元年(552) 徙治今赣州市西南。隋开皇九年 (589) 改置虔州,大业三年 (607) 复为南康郡。唐武德五年 (622) 改为虔州,贞观中徙治今赣州市。天宝元年 (742) 复为南康郡,乾元元年 (758) 改为虔州。


西晋太康三年(282年)以庐陵南部都尉置,治雩都县(今江西于都县东北)。属扬州。辖境相当今江西省赣州市所属地区。元康元年(291年)改属江州。东晋永和五年(349年)移治赣县(今江西赣州市)。南朝宋永初元年(420年)改为南康国,齐永明初复为南康郡。隋开皇九年(589年)改置虔州。大业初及唐天宝、至德间又曾改虔州为南康郡。唐乾元元年(758年)改为虔州。


猜你喜欢

  • 黄华江

    在今广西藤县、岑溪县境,为北流江支流。《方舆纪要》 卷108藤县: 黄华江 “在县西南百二十里。源出广东信宜县,至县境恩泽村入绣江”。

  • 金川寺

    唐时建,在今甘肃永昌县城北二里。俗称油神宫,依冈为屋,山水环绕,为游览之地。寺早毁,今存金川寺塔 (一名观河楼塔)。

  • 金堂山

    亦名金台山、金堂峡山。在今四川金堂县南二十里。东晋常璩 《华阳国志·蜀志》: 新都县“有金堂山,水通于巴”。《元和志》 卷31金堂县:“以县界连金堂山,故以为名。”

  • 崤塞

    即殽塞。又作二崤、殽渑。在今河南陕县东南、渑池县西。即“崤渑”。

  • 八濑溪

    在今福建莆田市西北。《方舆纪要》卷96兴化府莆田县:八濑溪“在府西北十里。 《志》云,溪浅流急曰濑,亦曰碧濑,或讹为鳖濑,东为龙潭,流合延寿溪”。

  • 台子山

    在今江苏盱眙县东一里。《寰宇记》卷16:“按《宋书》云,元嘉二十七年,宋将臧质屯兵盱眙城内以拒魏师,魏引军士造弩台以射城中,因以为名。”

  • 鹅鹜池

    一名悬瓠池。俗呼鹅鸭池。在今河南汝南县北二里汝水之西。《新唐书· 李愬传》: 元和十二年 (817),李愬袭蔡州,“夜半至悬瓠城,雪甚,城旁皆鹅鹜池,愬令击之,以乱军声”。即此。

  • 余贤埭镇

    1934年置,属嘉兴县。即今浙江嘉兴市东南二十四里余新镇。

  • 纪城

    在今山东日照市西南安东卫镇。《左传》:昭公十九年(前523),“秋,齐高发帅师伐莒,莒子奔纪鄣”。杜注:“纪鄣,莒邑也。东海赣榆县东北有纪城。”《资治通鉴》:南齐建武二年(495),“青、冀二州刺史王

  • 九股水

    即今陕西府谷县西孤山川。《清一统志·榆林府一》:九股水“一名孤山水。源出草地,九源并导。今为一流,东南流入边墙,经镇羌堡东、孤山堡西,又东南流入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