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南旺湖

南旺湖

在今山东汶上县西南。约即 《水经·汶水注》 之茂都淀,为汶水所潴,后渐浅涸。明永乐中重修会通河,筑戴村坝,遏汶水西南流至南旺高地,围堤为湖,称为水脊,分南北流入会通河,规定七分向北,三分向南。湖初置时周围一百五十里,运河贯其中。湖区由运河堤和汶水堤分成三部分: 运西为南旺西湖,周九十三里; 运东汶南蜀山湖,为南旺东湖,周六十五里; 运东汶北马踏湖,为南旺北湖,周三十四里。三湖总名南旺湖。湖周筑堤,设闸坝多处。旱则泄湖入运,潦则减运入湖。与东平州安山湖、济宁州马场湖、沛县昭阳湖 (今属山东微山县) 合称漕渠四水柜。实际上蜀山、马踏两湖在运东地势较高,可称水柜; 南旺西湖在运西,地势低于运河,主于泄以备涝,是为 “水壑”。蜀山湖因为汶水入南旺首潴之所,最为重要。明代以后三湖滩地多被垦为田,今南旺西、马踏两湖已堙,惟蜀山湖犹存。


古湖名。在今山东省汶上县西南。《水经注》名茂都淀,为汶水所潴,后渐浅涸。明永乐中筑戴村坝,遏汶水西南流至湖中高处地名南旺,分流南、北为会通河。运河(会通河)东西、汶水南北皆有堤工,全湖分而为三:运西为南旺湖,是为南旺西湖,周九十三里;运东汶南为蜀山湖,是为南旺东湖,周六十五里;运东汶北为马踏湖,是为南旺北湖,周三十四里。三湖总名南旺湖,周围有堤,并设闸坝多处,旱则泄湖入运,潦则减运入湖,与东平州安山湖、济宁州马场湖、沛县昭阳湖(今属山东微山)合称漕渠四水柜。今南旺、马踏二湖已湮,惟蜀山湖犹存。


猜你喜欢

  • 定颍县

    东汉永初二年 (108) 析上蔡县置,属汝南郡。治所在今河南西平县东。南朝宋废。古县名。东汉永初二年(108年)置,治今河南省西平县东。属汝南郡。南朝宋废。

  • 天台寨

    在今四川叙永县东南五十里。《明史·四川土司传二》:天启间,官军征讨奢崇明之乱,“进克其(永宁)城,降贼二万。复进拔红崖、天台诸囤寨,降者日至”。即此。

  • 百尺陂

    即逢泽。在今河南开封市东南。《水经·渠水注》:“百尺陂即古之逢泽也。徐广《史记音义》曰, ‘秦使公子少官率师会诸侯逢泽’。汲郡墓《竹书纪年》作‘秦孝公会诸侯于逢泽’,斯其处也。”见“逢泽(2)”。

  • 烂土长官司

    清改合江州陈蒙烂土长官司置,属独山州。治所即今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西南烂土乡。后废。清时改合江州陈蒙烂土长官司置,治今贵州省独山县东,属独山州。后废。

  • 台州湾

    即今浙江台州市椒江口外之台州湾。因为此地旧为台州府(治今临海市)之出海口,故名。(台tāi) 在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东海域、椒江口外。因地处旧台州府之出海口,故名。港湾优良。海湾呈喇叭状,北起白沙山,南

  • 金肃军

    即金肃州。辽重熙十二年 (1043) 置,治所在今内蒙古达拉特旗东南城塔村古城。又称金肃州。辽重熙十二年(1043年)伐西夏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西北纳林。重熙十九年“夏人侵金肃军,败之”,二十

  • ①西周封国。姬姓。在今山东成武县东南十八里郜鼎集。春秋以前为宋国所灭。古城有二: 一名北郜城,在今山东成武县东南十八里郜鼎集。即古郜国。《春秋》: 隐公十年 (前713),“六月壬戌,公败宋师于菅。辛

  • 资田郡

    北周置,为亭州治。治所在盐水县 (今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西二百里清江北岸)。隋开皇初废。北周置,治盐水县(今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西)。辖境相当今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西部、恩施县东北部、巴东县南部。隋

  • 那木剌站

    明置,在今吉林蛟河市老爷岭。明《辽东志》卷9:“纳丹府东北陆路:那木剌站。”

  • 达南城

    即大通城。吐蕃置,在今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西黄河南岸。北宋崇宁二年(1103)收复,改名大通城。《宋史·地理志》 乐州:大通城“旧名达南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