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南燕

南燕

①即西周初燕国。在今河南延津县东北三十五里。《汉书·地理志》 东郡南燕县: “南燕国,姞姓,黄帝后。” 《水经·济水注》: “濮渠又东北。径燕城南,故南燕,姞姓国也。”

②东晋十六国之一。公元398年鲜卑族慕容德所建,都滑台 (今河南滑县东南八里城关镇)。《晋书·慕容德载记》: “时德始都滑台,介于晋、魏之间,地不过十城,众不过数万。” 史称南燕。公元399年北魏军占领滑台。慕容德被迫挥师东向,占领青州诸郡,移都广固 (今山东青州市西北)。有今山东中部和东部地。公元410年为东晋刘裕所灭。


(1)古国名。西周封置。治今河南省延津县东北。原称燕国。后以北燕国强大,独得燕名,改称南燕国。秦置县。参见“燕(1)(2)”。(2)古邑名。见“燕(2)”。


猜你喜欢

  • 蒲池

    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晋书·慕容儁载记》: 儁 “宴群臣于蒲地,酒酣,赋诗,因读经史,语及周太子晋,潸然流涕”。《资治通鉴》: 东晋太元八年 (383) 肥水之战后慕容垂谋复燕,“遣田山如邺密告慕容农

  • 万人堆

    又名万人鼻。在今台湾省基隆港入口西岸北侧海滨。以岸边多海蚀而成状如人体的奇石,故名。基隆港口西防波堤自岬角向北延伸,东与桶盘屿对峙。堤端建有灯塔。又称罗汉石。在台湾省基隆港口西侧万人堆鼻一带,及港口以

  • 陟州

    唐武德二年 (619) 置,治所在修武县 (今河南辉县市西南)。四年 (621) 废。唐武德二年(619年)置,治修武县(今河南获嘉县)。四年废。

  • 杨氏壁

    在今陕西华阴市东北。《北齐书·薛修义传》:“武帝之入关也,高祖奉迎临潼关,以修义为关右行台,自龙门济河。西魏北华州刺史薛崇礼屯杨氏壁,修义以书招之,崇礼率万余人降。”西魏尝于此置南汾州。在今陕西省韩城

  • 羊角墟

    即今广东电白县北羊角镇。明万历《高州府志》卷1:电白县有羊角圩。清道光《电白县志》卷8:羊角圩“在县(治今电城镇)西八十里”。

  • 窑湾

    又名姚湾集。即今江苏新沂市西南窑湾镇。清于此置汛。

  • 承营

    在今河北定州市东南。《晋书· 慕容垂载记》: 太元九年 (384),后燕慕容楷追击丁零翟真,“战于下邑,为真所败,真遂屯于承营”。即此。在今河北省定州市东南。《资治通鉴》:东晋太元九年(384年),后

  • 西门暗沙

    在南海中中国中沙群岛内,位于中沙大环礁西北部边缘。东北与本固暗沙相距1.6海里,西南与华夏暗沙相距5.4海里。1947年公布名称为西门暗沙。

  • 鄂摩宗

    在今西藏拉孜县东北百六十余里俄模钟村。清乾隆 《西域同文志》 卷18: “西番 (藏) 语:鄂摩,兰也。城墙土色近之,故名。”

  • 阳明井

    在今四川简阳市北。《华阳国志·蜀志》:牛鞞县“有阳明盐井”。《元和志》卷31阳安县:“阳明盐井,在县北十四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