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郡
南朝梁置,属南梁北巴州。治所在南部县(今四川南部县)。辖境相当今四川南部县地。西魏改为新安郡。
南朝梁时置,治南部县(今属四川)。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南部县及阆中市南。北周闵帝元年(557年)废。
南朝梁置,属南梁北巴州。治所在南部县(今四川南部县)。辖境相当今四川南部县地。西魏改为新安郡。
南朝梁时置,治南部县(今属四川)。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南部县及阆中市南。北周闵帝元年(557年)废。
①北宋改羁縻富州置,为羁縻州,属辰州。治所即今湖北来凤县。元至元三十年 (1293) 改为散毛洞蛮夷官。②元置,属怀德府。治所在今四川酉阳、黔江等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境。《元史·英宗纪》: 至治二年(13
又作界里泺。即今内蒙古太仆寺旗南巴彦查干诺尔。《金史·地理志》 抚州丰利县有盖里泊。《长春真人西游记》: “ (十一日) 北度野狐岭,……北过抚州 (今河北张北县); 十五日,东北过盖里泊,尽丘垤咸卤
即今山西陵川县南路城乡。《清一统志·泽州府》: 路城镇 “在陵川县南”。
唐天祐中改褒信县置,属蔡州。治所即今河南息县东北七十里包信镇。北宋复为褒信县。古县名。唐天祐三年(906年)改褒信县置,治今河南省息县东北包信镇。属蔡州。北宋复名褒信县。
明代西藏地名。明置列思麻万户府,其地在今西藏山南地区隆子县,治所在列麦境。
在今云南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东南四十二里忙糯乡。清设巡司于此。民国改设县佐。
又称禄康插木、龙王潭、龙王塘。即今西藏拉萨市内布达拉宫后之龙王潭。清《西藏图考》卷5:“在布达拉后有一池,约四里,中建八角琉璃亭。又名水阁凉亭。”
在今陕西永寿县北永平镇一带。《元和志》卷3永寿县: “武德二年分新平县南界,于今理北三十里永寿原西置永寿县,因原而名。”《寰宇记》卷31永寿县:“永寿原旧名广寿原,避隋炀帝讳改为永寿原。”
在今湖北竹溪县西四十里。旧为秦、楚分界处。清嘉庆初曾有总兵驻防。
亦作木苏尔山。在今新疆拜城县北。清乾隆《西域图志》卷21:木素尔鄂拉“旧音穆萨尔。……山脉自西三百里之萨瓦布齐鄂拉东行至此。峰峦峻拔,冰雪嵯峨,艰于行旅。自鄂拉北东北行通伊犁”。道光《新疆识略》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