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厌次县

厌次县

①秦置,属济北郡。治所在今山东陵县东北神头镇。相传秦始皇东游,厌气于此,故名。汉高帝六年(前201)封功臣爰类为侯邑。不久改富平县,属平原郡。东汉明帝复改厌次县,移治今山东惠民县东桑落墅。西晋属乐陵国, 移治马岭城(今山东阳信县东南三十五里)。北魏属乐陵郡。北齐废。

②隋开皇十六年(596)置,属棣州。治所在今山东惠民县东南四十里先棣州。大业初属渤海郡。唐为棣州治。五代梁徙治南旧州城(今惠民县东南五十余里)。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随州徙八方寺(今山东惠民县)。明洪武元年(1368)省厌次县入州。


古县名。(1)秦置,治今山东省陵县东北神头镇;一说治今惠民县东桑落墅,东汉始移治桑落墅。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封功臣爰类为厌次侯,即此。后改为县,东方朔为此县人。宣帝改为富平县。属平原郡。东汉明帝复改为厌次县。建安十八年(213年)改属乐陵国。西晋移治马岭城(今山东阳信县东)。为乐陵国治。北魏属乐陵郡。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废。(2)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治今山东省惠民县东南辛店乡先棣州村。属棣州,大业时属渤海郡。唐贞观十七年(643年)以后为棣州治。五代梁徙治今惠民县东南清河镇古城马村。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又徙治今惠民县。明洪武元年(1368年)废。


猜你喜欢

  • 淮浦县

    西汉置,属临淮郡。《水经·淮水注》 引应劭曰: “浦,岸也。盖临淮濆,故受此名。” 治所在今江苏涟水县西。东汉改属下邳国。晋属广陵郡。南朝宋属临淮郡,后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江苏省涟水县西古游水西岸

  • 环河

    即今甘肃东部之环江。源出环县西北青冈峡,东南流至庆阳县西与东河会,其下流称马莲河,南注于泾水。《明一统志》 卷36庆阳府: 环江 “源出环县北七十里,亦名环河。流经县城西,委曲环抱,石桥交跨,小巷分流

  • 养息牧河

    在今辽宁彰武县东、新民县东北。为辽河支流。《清一统志·锦州府一》: 养息牧河 “在广宁县东北。 亦作杨��木河。 源出边外察罕和硕冈, 流二百十里,由彰武台边门西入境,东南

  • 马尚河

    又名陈治沟。为汴河分流。在今安徽亳州市北。《方舆纪要》卷21亳州:马尚河“在城北。自河南商丘县汴河分流,经州境,入于涡河”。

  • 高罗土司

    清初改高罗安抚司置,属施州卫。治所在今湖北宣恩县南高罗镇。雍正十三年 (1735)废。

  • 开山驿

    明初置,在今陕西勉县东北。后废。

  • 孝感县

    五代唐同光二年(924)改孝昌县置,属安州。治所即今湖北孝感市。《舆地纪胜》卷77德安府孝感县:“《图经》云,因孝子董黯立名。……后唐改孝感,避庙讳也。”北宋属德安府。建炎中移治紫资寨。元至元十六年(

  • 罗城乡

    即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明史·地理志》 罗城县: “洪武二年十月以罗城乡置,属融州。”

  • 双树堡

    即今辽宁兴城市东北十五里双树乡。《清太宗实录》:后金天聪元年(1627)四月,癸巳,皇太极于宁远城下击败明兵,“军至双树铺驻营”。即此。今辽宁省兴城市东北双树。清崇德七年(1642年)曾建议以宁远双树

  • 泾川县

    ①金大定七年 (1167) 改保定县置,为泾州治。治所在今甘肃泾川县北五里泾河北岸。以泾水为名。明洪武三年 (1370) 省入泾州。②1914年改泾县置,属甘肃泾原道。治所即今甘肃泾川县。1927年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