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双塔

双塔

①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上都河北岸。明杨荣《北征记》:永乐二十二年(1424),朱棣北征,五月“丁丑次环州。戊寅,次双塔。己卯, 次开平”。

②在今辽宁葫芦岛市东北。《方舆纪要》卷37宁远卫:双塔“在卫东。万历中,三卫贼尝聚此,犯宁前诸处。或曰即塔山所也”。

③即广教寺双塔。在今安徽宣州市北敬亭山南麓。


(1)塔名。在江苏省苏州市罗汉院遗址上。清同治《苏州府志》:“宋雍熙中,王文罕建两砖塔对峙,俗遂以双塔名之。”为郡人王文罕兄弟二人所建,一名舍利塔,一名功德舍利塔,两塔结构和大小完全一样。双塔为砖建,外观模仿木结构形式。平面等边八角形,共七层。各层仅四面开门,另四面隐出直棂窗形。上面是平座,下有斗栱承托,出檐较浅,微微向上反翘。塔顶铁刹挺秀,高度约相当于塔身的四分之一,内无塔心。第二层是八角形,其余六层皆正方形。各层之间均依次调换45度,互相重叠似八角形。塔外上下层的门窗,亦随内部结构的变化而交错设置。因塔刹倾斜,塔身受损,建国后曾多次修缮,在整修西塔时,于第二层的枋上发现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修塔时的题记两段:“双塔乃太平兴国七年岁次壬午建。”据考证,双塔兴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落成于雍熙年间。1991年对塔铁刹等损坏部分进行了修整。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集镇名。在甘肃省古浪县城北部。属泗水镇。人口 2400。原名双塔堡,因古浪、武威两县居民共处一村得名双搭,后演变为双塔。盛产瓜果及甜菜。有挂面、砖厂。设集贸市场。兰新铁路经过并设站,312国道经此,双景公路起点。


猜你喜欢

  • 庄陵

    ①在今江苏丹阳市东二十七里。为南朝梁简文帝陵。《元和志》卷25润州丹阳县:“简文帝纲庄陵,在县东二十七里。”②唐敬宗李湛的陵墓。在今陕西三原县东北三十里陵前乡柴家窑村东。宋敏求《长安志》卷20三原县:

  • 宝兴镇

    即佛山镇。今黑龙江省嘉荫县东南保兴乡。民国 《黑龙江志稿》 卷2: 佛山县有宝兴镇。在重庆市大足县南部。面积49平方千米。人口3万。镇人民政府驻地宝兴场,人口600。清光绪年间建场,以两侧有山似元宝,

  • 登北井

    在今四川南溪县北。《元丰九域志》 卷7:南溪县 “登北一盐井”。

  • 桂江

    即今广西东部之漓江。《元和志》 卷37桂州临桂县: “桂江一名漓水,经县东,去县十步。杨仆平南越,出零陵,下漓水,即谓此也。”西江支流。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通典》:“桂江以其源多桂,不生杂树,故

  • 安镇

    即今江苏无锡市东三十六里安镇。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金匮县图:东有安镇。

  • 羑里

    一名牖里。在今河南汤阴县北九里。《史记·殷本纪》: “纣囚西伯羑里。” 《汉书· 地理志》 河内郡荡阴县: “有羑里城,西伯所拘也。”《水经·荡水注》: 羑水 “又东流径羑城北,故羑里也”。古邑名。又

  • 羊坪

    即今云南永胜县东北十六里羊坪彝族乡(中羊坪)。清康熙二十年(1681)置羊坪土千总。1956年并入宁蒗彝族自治县。1960年划归永胜县。

  • 网师园

    在今江苏苏州市葑门十全街。原为南宋史正志“万卷堂”故址,号“渔隐”,后荒废。清康熙年间光禄寺少卿宋宗元重建,借“渔隐”原意, 自比渔翁,故称网师园。乾隆间又圮,后瞿宗吉修葺,又名瞿园。光绪时恢复网师园

  • 石绿场

    唐开元中置,属南陵县。即今安徽繁昌县。《寰宇记》卷105繁昌县:“以地出石绿兼铁, 由是置冶。自唐开元以来,立为石绿场。其地理枕江,舟旅憧憧,实津要之地。以南陵地远, 民乞输税于场。伪唐析南陵之五乡,

  • 池口镇

    北宋置,属贵池县。在今安徽贵池市西北池口。《清一统志·池州府一》:池口镇“在县西北五里黄龙矶上。金置池口驿于此。旧有巡司。今裁”。古镇名。即今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西北池口。金置池口驿,明置巡检司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