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长铁路
从今吉林省吉林市经九台至长春头道沟站(今长春站)。长127公里。清宣统元年(1909)动工修建, 1912年建成。今为长图铁路西段。
从今吉林省吉林市经九台至长春头道沟站(今长春站)。长127公里。清宣统元年(1909)动工修建, 1912年建成。今为长图铁路西段。
一名甘溪。在今广东广州市东北。《寰宇记》 卷157广州南海县: 菖蒲涧 “一名甘溪。裴氏《广州记》: 菖蒲生盘石上,水从上过,味甘冷,异于常流。《南越志》: 昔交州刺史陆允之所开也,至今重之。每旦辄倾
即洭水。今广东北江支流连江。《明史·地理志》 阳山县:“南有阳溪,即洭水。”
唐天宝元年(742)改营道县置,为江华郡治。治所即今湖南道县。乾元元(758)为道州治。北宋复改营道县。古县名。唐天宝元年(742年)改营道县置,治今湖南省道县。属江华郡,乾元元年(758年)属道州。
清宣统元年(1909)析珲春、延吉地置,属延吉府。治所在哈顺站(今吉林汪清县西北四里),旋移治百草沟(今吉林汪清县西南百草沟镇)。魏声龢民国《吉林地志》:“县治东有大小旺清河”,故名。民国初属吉林省延
北宋天圣初改浈昌县置,为南雄州治。治所即今广东南雄县。《舆地纪胜》 卷93南雄州: “《图经》 云: 后避仁宗嫌,改名曰保昌。” 元为南雄路治。明为南雄府治。清嘉庆十一年 (1806) 废。十六年(1
即岘山。在今浙江东阳市南建设林场。《方舆纪要》卷93东阳县:三丘山在“县南八里。高三百六十丈,周二十里”。
又名飞骑桥。在今安徽合肥市东北,古逍遥津上。《水经·施水注》:“东有逍遥津,水上旧有梁。”《三国志·吴书·孙权传》: 建安二十年(215),“权反自陆口,遂征合肥。合肥未下,撤军还。兵皆就路,权与凌统
十六国之一。公元319年,羯族石勒称赵王。公元329年灭前赵,第二年称帝,国号赵,史称后赵。都襄国(今河北邢台市)。公元335年,石季龙(石虎)迁都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兴盛时有今河北、山西、河
北宋崇宁五年(1106)于徐家台筑城,属环州。在今甘肃环县西北一百二十里。金为安边砦,属通远县。元废。北宋崇宁五年(1106年)筑,在今甘肃省环县西北。金改为堡。元废。
北宋元符元年 (1098) 置,属秦凤路(后属会州)。在今甘肃靖远县西南四十里,黄河南岸。旋属会州。《金史· 西夏传》: 兴定四年(1220),“夏兵犯边……都统王定复破其众于新泉城”。即此。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