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州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汾州置,治所在霍邑县(今山西霍州市)。辖境相当今山西霍州市及汾西、洪洞县地。大业初废。唐武德元年(618)复置,贞观十七年(643)废。《元和志》卷12霍邑县:“吕坂在县西南十里,有吕乡,晋大夫吕甥之邑也,吕州取名于此。”
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汾州置,治霍邑县(今山西霍州市)。辖境相当今山西省霍州、汾西等市县地。大业初省。唐武德元年(618年)复以霍山郡改置为吕州。贞观十七年(643年)省。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汾州置,治所在霍邑县(今山西霍州市)。辖境相当今山西霍州市及汾西、洪洞县地。大业初废。唐武德元年(618)复置,贞观十七年(643)废。《元和志》卷12霍邑县:“吕坂在县西南十里,有吕乡,晋大夫吕甥之邑也,吕州取名于此。”
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汾州置,治霍邑县(今山西霍州市)。辖境相当今山西省霍州、汾西等市县地。大业初省。唐武德元年(618年)复以霍山郡改置为吕州。贞观十七年(643年)省。
又名素叶城、索虏城、素叶水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南岸托克马克附近。《新唐书·地理志》: 安西大都护府 “有保大军,屯碎叶城”。即此。诗人李白出生于此。
即今江苏无锡市西北三十六里双庙。因建有祀宋文天祥部将尹玉、麻士龙的双忠庙而得名。
在今陕西陇县西。《新唐书·地理志》 陇州汧源县:“有五节堰,引陇川水通漕。武德八年,水部郎中姜行本开,后废。”
在今浙江桐庐县北。宋《景定严州续志》卷9分水县:广陵溪“在县东六十里招延乡,源出新城县”。《方舆纪要》卷90分水县:广陵溪“源出新城县广陵乡……下流皆汇于天目溪”。
在今江苏江浦县西南,与安徽和县接界处。《元丰九域志》卷5:乌江县“有四隤山”。
从今浙江杭州经金华、江西上饶、南昌(向西) 至湖南株洲。全长947公里。1929年动工,1934年修通杭州至江西玉山段。1936年延至南昌。1937年又修通南昌至萍乡段,与1905年建成的株萍线相衔接
又作僧格宗。在今西藏南部,门隅地区达旺东南五十八里处。藏语意为狮子堡。原隶属于西藏地方政府管辖,1951年被印度政府非法占领。
亦名光禄城。西汉太初三年(前102)光禄勋徐自为建,因名。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北明安乡小召门梁古城。《汉书·地理志》五原郡稒阳县:“北出石门障,得光禄城。”又《匈奴传》:甘露三年(前51),“(呼韩
即今山西祁县东南侯家庄。1939—1948年晋绥边区在此成立祁县抗日民主政府。
唐南诏属永昌节度。即今云南潞西县治芒市镇。宋大理属永昌府。元置茫施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