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亭铺
亦作禾亭墟。即今湖南宁远县东北二十里禾亭镇。清 《乾隆内府舆图》: 宁远县东北有和亭铺。
亦作禾亭墟。即今湖南宁远县东北二十里禾亭镇。清 《乾隆内府舆图》: 宁远县东北有和亭铺。
明初废通达等路五处蛮夷洞长官司置,属酉阳宣慰司。治所无考,当在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北境。《方舆纪要》 卷73酉阳宣慰司: 通达砦在 “司东南二百五十里。《志》 云: 元置通达等处五路蛮夷洞长官
元置,在今江西南昌县东南。元《析津志》天下站名:“龙兴陆路:正东土坊。”
即今湖南益阳市东南泉交河镇。清光绪《湖南通志》 卷1益阳县图: 县东南有泉交河。
即今河北徐水县南三十里漕河。《水经·滱水注》: 曹水 “出西北朔宁县曹河泽,……东南径新城县故城南,曹水又东入于徐水”。
①即东汉时北匈奴单于王庭(在今蒙古国乌兰巴托)。②唐代北庭都护的简称。治所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二十五里破城子。(1)东汉建武二十四年(48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两单于,史称北单于庭为北庭。(2)唐方镇名。
即今安徽贵池市西南六十里秋浦河西岸殷汇镇。清乾隆八年 (1743),李阳河镇巡司移驻于此。
一作白果镇。即今湖北麻城市南三十里白果镇。民国《湖北通志》卷35麻城县:白果戍,“《县志》,白杲镇在县南三十里,即古白杲戍。同治五年奉檄建保安堡。……为邑南保障”。
隋开皇十六年 (596) 析濮阳县置,属滑州。治所在今河南濮阳县东二十五里。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 (621) 复置,属濮州。八年 (625) 废入濮阳县。旧县名。冀鲁豫抗日根据地设。1941年由河南省
一名荆溪。即今江苏丹阳市东南、武进县西南鹤溪河。《寰宇记》卷92常州武进县:白鹤溪“在县西,去州三十里”。《方舆纪要》卷25常州府武进县:白鹤溪在“府西南十里。北通运河,南入滆湖”。又镇江府丹阳县下载
郑成功治台时设,即今台湾省台南县南新化镇。清康熙间蒋毓英 《台湾府志》 卷1: 新化里“离府治一十二里” (高拱乾 《台湾府志》 作 “离府治四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