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和睦墟

和睦墟

即今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西南四十五里和睦镇。《清一统志 ·柳州府》: 和睦墟 “在罗城县。旧置巡司,本朝乾隆四十二年裁”。


猜你喜欢

  • 嵌头寨

    即今福建莆田县东南嵌头,界于山海间,为登陟要地。明洪武二十年 (1387) 置巡司于此。清顺治年间废。

  • 隐遁暗沙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位于安波沙洲北约32海里。1935年公布名称为斯塔格司滩。1947年改名隐遁暗沙。

  • 五沟营

    即五沟镇。今河南西平县东北二十八里五沟营镇。旧属郾城县。《清史稿·地理志》 许州郾城县:“西有沙河,即汝水,……东南岐为洄曲河,径沱口镇、五沟营。”民国时有县佐驻此。

  • 石湾墟

    即今广东化州市西北石湾圩。清光绪《高州府志》卷10化州:石湾在“州西三十四里”。

  • 尧庙

    即尧祠。在今山西临汾市南五里尧庙村。《魏书·高祖纪》:太和十六年(492),“诏祀唐尧于平阳”。《水经·汾水注》:“汾水又南径平阳县故城东……水侧有尧庙,庙前有碑。《魏土地记》曰:平阳城东十里,汾水东

  • 天全山

    在今四川天全县北。清咸丰《天全州志》卷1:天全山“在治北四十里。州因此山名也。长十里,首抵铜斗峡,尾抵龙峡,峭拔千寻,干霄直上。其旁大小诸峰相连旋绕,环拱内向。其山之支脉衍自灵山”。

  • 大荆营

    即今浙江乐清市东北七十四里大荆镇。《清一统志·温州府》:大荆营“在乐清县东北一百里。本朝顺治中筑城,设参将守备驻此。雍正二年改参将为游击,移守备于大芙蓉汛”。

  • 梅花门

    在今浙江金华市城区,系旧金华府城之东门。《明史·太祖纪》: 元至正十八年 (1358) 冬,太祖 “命胡德济迎战于梅花门,大破之,婺州降”,即此。

  • 青海王旗

    和硕特西前旗的俗称。在今青海乌兰县东。后迁德令哈市东。

  • 官渡河

    ①淮水支流潢河上游的俗称。在今河南新县、光山县境。入潢川县境,名小黄河。《明一统志》卷31汝宁府: 官渡河 “在光山县南五里。源出分水岭,至光州为小黄河,北流合梅林、泊陂、张师等河及蒋沟、磨子港入淮”